学校生活小故事榆中县大营学校 许莉老师爱护学生既是教师职责的基本道德准则,更是老师要达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是两大主体,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最理想的境界,无数事实证明,只有教师“爱生”,才会有学生“尊师”。正如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做了 27 年教师,我认为,爱学生是做一名教师的前提,没有这份对学生的爱,很难有教好学生的热情。多年来,我每教一个班的学生,都是将关爱学生放在工作的第一位。首先,与学生交朋友,以促进师生情感的沟通与交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信任学生是教好学生的前提,因此,没有任何理由把落后的学生置于教师的关爱之外。特别对后进生,更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持久的耐心和真诚的爱心。我教过一名叫金玲的学生,她平时专爱贪玩,根本不把学习放在心上,学习成绩一至很差,每次考试统计成绩时,20 分到 30 分之间总少不了她,是班上有名的后进生,任课老师在一起总爱谈论她,分析成绩差的原因,并对她的转变很失望。从此,我细心观察她的一举一动,发现她的脑子并不比别的同学笨,就树起信心来教她,通过家访知道她的父母常在外地打工,家中只有上小学二年级的弟弟,面对这种局面,我首先通过家访和她的父母交流沟通,告诉孩子的学习情况,要求他们配合老师共同抓好孩子的学习。其次,平时多和她交流谈心,了解学习中的困难,把特别的爱象甘泉一样滴洒在她的心头上,经常抽空给她课外辅导,每个概念督促让她背会,每个公式写在纸条上让她记熟,对她的每一点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渐渐地金玲开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改掉了贪玩的毛病,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和年迈的奶奶,根本没人管她。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水平测试走进了初中的大门。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只要以厚爱为起点,以情感为基础,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信心”去温暖每一位曾被遗忘和冷落的后进生的一棵“凉心”,他们是能够在教师春风化雨般的关怀下取得成功的。其次,抓住学生特长,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在教学中循循善诱,激发积极情感。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只要有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要给予信任,期待和爱护,对学习有困难的差生来说尤其宝贵在我教的班里,有位同学,数学成绩较差,但他活泼好动,平时喜欢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