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 名词的活用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义:道义,名词作动词,合符道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名称唐浮图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房舍命名筑舍定居名词名词动词动词 名词活用类型:1. 一般动词。2. 使动用法。3. 意动用法。4. 作状语。 1.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 1 )沛公军霸上。军:名—动,驻扎 ( 2 )沛公欲王关中。 ( 3 )籍吏民,封府库。 名词:大王名词:户籍动词:登记造册动词:称王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 罪恶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眼睛幸勿为过。(《报任安书》)过错而后乃今将图南。(《逍遥游》)南面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序列归罪;归咎名词动词名词动词使眼色责备南飞排列 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过错 责备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将伐颛臾》) 托辞 找借口五十者可以衣帛。 (《寡人之于国也》) 衣服 穿上沛公奉卮酒为寿。(《鸿门宴》) 寿辰 祝寿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南面 南行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如 ( 1 )燕赵之君 , 义不赂秦。 (坚持正义) ( 2 )抑本其成败之迹。 (《伶官传序》) ( “本”,本义为草木的根或茎,引申为根源,本源。此处带宾语“其成败之迹”,用作动词做考察,考究讲) ( 3 )鞍马秋风里。 (《长亭送别》) (名词“鞍马”带省略介词“于”的补语“<于>秋风里”,用作动词,靠鞍马行路 ( 4 )乃丹书玉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本义为鱼网,前面加了结构助词“所”,指“受动之物”,就活用为动词) (5)“ 二月草已芽”(《采草药》) “ 芽”表示“发芽”,前面有副词“已”。 2. 名词活用为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活用为有“使 ...... 为……”意思的动词,通常称为名词的使动用法。其特点是必带宾语。 ( 2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捕蛇者说》) (腊是使……成为腊) ( 3 )无以利世。 (《愚溪诗序》) (名词“利”,带宾语“世”,是使动用法,使……得利) 3. 名词活用为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边邑 , 把……当作边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