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本课以青藏铁路为贯穿整节课的授课线索,着重解决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以及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三个主要的问题。同时贯彻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助归纳的过程中,逐步体会运算的本质含义,并抽象总结为概括性的语言,逐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具备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此外,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观察,对数学问题有着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生动形象、有趣的内容。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在形成中,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三、教学目标(一)学生能够能够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互逆关系。(二)学生能够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算式中的未知数。(三)学生逐步养成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二)教学难点掌握加减法的关系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请学生利用数字 4、5、6、7、11 中的任意三个数字组成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感知逆运算。(二)新课讲授1、理解加法的意义例一: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 814 千米,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1142 千米。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读题,请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2)请用线段图表示出来题目信息?(3)怎么列式计算呢?814+1142=1956(千米)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是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2、理解减法的意义例二: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 1956 千米,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 814 千米,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请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信息并列式计算。1956-814=1142(千米)例三: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 1956 千米,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 1142 千米,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请用线段图表示题目信息并列式计算。1956-1142=814(千米)思考:与例一相比,例二、例三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计算?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3、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观察课件上的三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