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数据整理与表示引导问题1 、观察 P40 页上三种不同的统计图,从每一种统计图中你能清楚的 得到怎样的信息?2 、完成问题 1 中的条形图,说一说在这个条形图中能清楚地显示怎 样的信息?3 、完成问题 2 中的表格和折线图,说一说在这个折线图中形象地描 述了什么信息?4 、完成问题 3 中的扇形图,说一说在这个扇形图中直观地反映了什 么信息?5 、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作为常用的统计图,它们在对于所收 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各自有怎样的优势?自主问题1 、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哪个更实用?2 、如何根据其中一图已知数据推断另一图的未知数据?3 、扇形图中某一圆心角的度数与其对应数据所占百分比之间有怎 样的关系?4 、如何正确判断出一些数据更加适合哪个统计图?5 、统计和概率是否存在关联之处?要求不同,选择不同通常找在两个图形或表格中都给出相应数据的同一组量圆心角 =360X 百分比问题1条形图清楚地显示了具有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在数量上的差异。问题 2折线图形象地描述了这位学生 1500 米跑所用时间逐渐减少的情况,能“看到”坚持跑步的成效。问题 3扇形图直观地反映了步行或利用不同交通工具上学的学生人数在总人数中所占百分比。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有利于比较数据的差异。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凸显数据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例题 1 、我国分别在 1982 年、 1990年和 2000 年进行了第三、四、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下图是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关于公民受教育状况的统计图。( 1 )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到第四次人口普查,每 1000 人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多少?( 2 )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每 1000 人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增加多少?( 3 )从 1982 年到 1990 年,每 1000 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平均每年增加多少?( 4 )从 1990 年到 2000 年,每 1000 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平均每年增加多少?思考 1 :如果图中只提供第四、五两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关信息,那么统计图会发生变化?思考 2 :如果图中再加上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有关信息,那么该加在图中什么地方?思考 3 :本题图中突出了每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在三次普查中的差异,如果要突出每次人口普查三种文化程度人数的差异,可怎样修改条形图?例题 2 、某企业七月份的产值的分配,画成扇形图和条形图如图所示。结合扇形图和条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企业七月份的产值是 万元,管理成本是 万元;( 2 )请将两图中缺少的部分补充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