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
隆中对隆中对陈寿陈寿 公元 207 年,刘备屡败,只好投靠刘表,寄居新野,势单力孤。渴求贤者辅佐其成就大业,于是三顾茅庐,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三顾之情所打动。这篇《隆中对》,就是诸葛亮当时纵谈天下大事的一段记载。题解 : 对 ----- 回答 , 是诸葛亮对刘备为“信大义于天下”而问计所作的回答 . 隆中 ----- 当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 . 因而后人称它为隆中对 《三国志》叙事从东汉末年开始,主要记述魏、蜀、吴三国时期六十年的历史。它只有纪传而无表志,属于纪传体分国史,在断代史上别开生面。《三国志》语言简洁,文笔明快,叙事脉络清楚,写人时见传神处。 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字 , 朝安汉人, 家,所著《 》共 卷,记载三国时期 、 、 的历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陈寿晋史学三国志65魏 蜀 吴承祚让我们来看看诸葛亮居住过的地方教学目标 :1 、把握生字读音,熟读课文2 、疏通文意,理解文中重难点句子。积累文言实词、虚词。3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脉络。4 、学习文章“选材精当,详略分明”的写法。乐 毅 诣 猖獗 沔 吴会 殆 民殷 存恤 胄 箪 食 度 德 给划横线的字注音yueyichangjuemiankuaidaiyinxuzhoudanduo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亲自经常只有说是确实这样喜欢唱田地承认同意当时的人第一段:简介诸葛亮的身份以及他远大的抱负。• (为什么交待这个?——与《陈涉世家》联系:①写人物传记首先要交待身份,符合传记的写法。②为下文作铺垫。)• 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 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谓为信然”?——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难道接近、趋向器重驻扎委屈招来一起对… .. 说,告诉屈尊拜访他第二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 ——⑴ 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自傲,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⑵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第23课(隆中对)课件 新人教版 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