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大跃进”与 人民公社化运动 二、 人民公社一、 “大跃进”三、 国民经济的调整 一、 “大跃进”(笔记)1 、原因(小字部分) 2 、指导思想:3 、表现 :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农业上高指标带来高估产,引发各级干部浮夸风。工业上以钢为钢,全民大炼钢铁。 内因 : 过高估计阶级斗争的严重性 外因 : 战胜资本主义的“赶超战略”1958 年 ,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二、人民公社 说一说: 对上图,你有何看法? “ 大麦穗、大玉米,送到北京去见毛主席!” 大跃进时的报纸(一)湖北幸福社十一亩亩产 3215 斤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谷子跃过万斤 大跃进时的报纸(二)迈开英雄的步伐踏进一九五八年 粮食产量竞相放卫星6 月 8 河南遂平县亩产“ 2105 斤” ---6 月 16 日,湖北谷城“ 4353 斤” ---6 月 30 日河北安国“ 5103 斤”7 月 22 日福建闽侯“ 7275 斤” ---8 月 1 日湖北孝感“15000 斤” ---8 月 22 日安徽繁昌“ 43075 斤” ---9 月18 日四川郫县“ 824525 斤” 千斤萝卜 大跃进时的稻谷能托起一个女孩 亩产一万六千斤稻谷是把别处的移过来 北京居民将自家金属用品拿去炼钢 大跃进时妇女在炼钢铁 辩一辩: 当时报纸上宣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对于这个口号,有这样两种认识。有人认为对,有人认为不对。你的看法呢? “ 大跃进”本是一个褒义词 , 为什么 要加上引号 ? 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跃进, 而是急于求成的浮夸蛮干。急于求成的根源在于党中央一部分领导人对经济建设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二、人民公社(笔记)想一想: 人民公社刮“共产风”是否适合当时中国的国情?为什么? 大办人民公社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表现:规模大、公有制程度高 议一议: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会带来什么后果?给我们带来什么深刻教训?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说明任何事物的发展,任何工作的进行,都必须做到必要性和可能性两者结合。量力而行,稳步推进,才是妥善之举。 第一个农村公社成立 广东社会在公社饭堂吃饭 全家吃大锅饭 公社社员出工之前点名 公社会社员带枪生产 各种食油票 各种燃料票 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