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区 2014 年中考适应性考试理 科 综 合 试 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Ca—40卷Ⅰ〓选择题(共 28 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16 题为化学部分,每小题 1分,共 10 分。每小题 1 分)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海水晒盐 C.瓷碗破碎 D.纸张燃烧8.下列物品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瓶 B.纯棉衬衣 C.陶瓷餐具 D.黄金饰品9.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11.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A.碳酸钙 B.浓硫酸 C.浓盐酸 D.氢氧化钠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把木条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立即燃烧B.灼热的铁丝在氧气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浓厚的白烟13.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A.点燃 B.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通入水中14.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① 碱的水溶液通常呈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②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③ 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④ 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5.如图是 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所获信息错误的是:A.在t2℃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 A>BB.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 t1℃时 A、B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A 物质仍为饱和溶液D.t2℃时,在 100g 水中加入 30g A,充分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16.现有一种固体粉末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没有明显变化。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②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③向该样品中加入稀硫酸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以上说法正确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