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市长在民政座谈会讲话 “十一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民生意识,积极支持民政工作,主动关心民政事业;全市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核心理念,务实工作,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救灾救济深入扎实,社会管理有力有效,优抚安置保障有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定和谐的环境。按照会议安排,我讲四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准确把握民政工作的新形势 “十二五”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将更加重视民生问题,继续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公共财政对民生事业的投入会不断加大。我市“十二五”时期将深入实施秦巴山区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连片扶贫规划以及各项专项扶贫规划,将把民政事业作为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进入民生时代,幸福指数已上升为国家意志。李刚书记提出,要把老区建成“民生改善的先行区、扶贫开发的示范区”,既给我们指明了目标,又为我市民政事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的民政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从国内外形势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性问题并存,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互联,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宏观经济平稳运行面临着复杂形势,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从我市情况来看,经济欠发达,自然灾害多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因灾致贫、因灾返贫,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突出。按 1196 元贫困标准测算,全市还有贫困人口 85.4万;按 1500 元贫困标准测算,全市还有上百万贫困人口。要实现 2015 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人口、到 2020 年与全省实现同步小康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民政工作肩负繁重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级民政部门和每个民政工作者都要以甘当孺子牛的精神,进一步增强使命感与紧迫感,把握民政工作新的形势和要求,采取新的措施和办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服务城乡统筹、“三化”联动,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 第 1 页 共 6 页 二、进一步明确民政工作的新任务 (一)以加强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要把非农业户口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月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的困难居民全部纳入城市低保,巩固应保尽保,推进分类施保,强化动态管理。今年,城市低保对象累计月人均补助要达到145 元。二是扩大农村低保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