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改革的“看客”――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有感 济水一中 李建朝 暑假中有幸阅读了郑杰校长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一书,对自己一年来的教学进行反思,感觉到有许多的遗憾。有些事想到了没有去做,有些事未经思考就去做了,出乎意料地做对了一些事,还有一些不出意料地做错了。不管是对错与否,我感觉有一点做对了:不做改革的看客。鲁迅先生批评中国人的国民性,说中国人有一种“看客”的心理。一个看客可以毁了自己的一生,一群看客可以毁了一所学校,一代看客可以毁了一个民族。如果大家认为,改革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那么我们极有可能沦为学校的“看客”。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学校大力提倡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是初一、初二。做为一名初三教师,我不愿做改革的看客,就构建了具有初三特色的教学模式―― “秧田式”合作学习。我充分利用教室的六块黑板,给同学们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天地。检查的学生多了,学生演练的习题也多了。同学们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随之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课堂气氛一时也活跃起来,想到课堂上露脸的同学越来越多,我更是越来越高兴。去年,我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名字是《幸亏老师有点“懒”》。我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懒”老师。在这一学期的教学改革中,我变本加厉,越来越“懒”。学生由“观众”转型为“演员”,我则由“演员”转型为“导演”。学生开始是“试讲”。而后是“轮流讲课”。学生能讲的内容越来越多,会讲的学生也愈来愈多,我想“鸡蛋里挑骨头”的机会更是越来越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渐渐高涨,我的课堂教学也越来越轻松,“改革”已经让我尝到了甜头。我在改革的洪流中奋击着、快乐着――只因为我没有做改革的“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