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温庭筠 渔家傲 范仲淹 江城子 苏 轼 武陵春 李清照 破阵子 辛弃疾词 五 首望江南—温庭筠 描写了一位因心爱的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情感,给人一种淡淡的忧愁。渔家傲—范仲淹 通过对塞外风景的描写,表现了守疆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江城子—苏 轼 通过记述作者出猎的场景,表现作者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武陵春 —李清照 通过对作者自己感受的描述,展示作者内心对故人的思念,带来浓郁的忧愁。 破阵子—辛弃疾 通过作者梦想中经历的描述,抒发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望江南 温庭筠 这是在中晚唐词体初兴时期的一篇名作。作者温庭筠(晚唐人)是诗人,也兼工词,有“花间鼻祖”之称。他的词多写闺情,音律和谐,主导风格艳、精巧,在词史上有较大影响。这首《望江南》便是很有特色的一篇。 大家说说,从词中的哪里能看出作者淡淡的忧愁?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明快的小词,不到 30 个字,却容纳了很多内容: 就时间而言,从清晨写到黄昏; 就景物而言,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写到白洲; 就人物内心情感而言,从希望到失望以至最后的“肠断”。 范仲淹前面我们所学的表现范仲淹政治理想的散文《岳阳楼记》 , 写于他被贬谪的1046 年,而就在他被贬谪的前 4 年( 1040 年),还在塞外征战。 作为有政治抱负的范仲淹,面对荒凉和艰苦,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衡阳雁去边声连起千嶂孤城长烟落日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异家万里 - 归无计羌管悠 - 霜满地燕然未勒抒发思乡报国之情泪借景抒情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元年( 1127 )来到南方,故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 1129 )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 1135 )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词。这时她已经 53 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上片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说明这时已到了暮春时节。 “ 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