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 业【俄国】1861 年改革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法令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十月革命中:苏维埃政府采取巩固政权措施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农业的内容: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中国】1、建国初:土地改革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 3 亿多人口的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时间:1950 年——1952 年底措施:1950 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步骤: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结果:1952 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的意义:①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②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③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1956 年,三大改造: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背景:分散经营,不适应社会化要求,影响农业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形式: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社。实质:改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作用: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3、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时期: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评价:这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一次严重失误。4、改革开放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① 背景:人民公社已经不适应农村生产的发展。② 目的:调动农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③ 形式:在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责任制。(把集体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耕种,自主经营)。④ 意义: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使农业朝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列举: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根据提示写出不同时期我当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1、建国初期——2、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3、1957-1966 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