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让幼儿爱上洗手不贪玩我们常说 “幼儿教育是一个养成教育。”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以幼儿园盥洗为例,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盥洗”是孩子们每天必不可少的重复多次又毫不起眼的一个环节,在这看似简单而平凡的这一环节中却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学问呢!可见环境的映射作用在幼儿的养成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了。就现在的幼儿在盥洗时出现的几个问题,例如:洗手时马虎,不专心;小班孩子不知道洗手前要把衣袖卷起来再打开水龙头,而是直接就把手放到水龙头下冲洗。 还有的经常有孩子趁老师不注意在盥洗室里边洗边玩水,要么弄湿了衣袖,要么把水洒在地上;更有的在卫生间里聊天,慢吞吞,迟迟不出来; 甚至还有个别幼儿嬉闹,推挤,不按次序排队等现象。如果老师没有及时的关注,就会给安全带来隐患。在小班我们进行了观察与思考后及时在环境创设中一一作了调整。那如何创设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盥洗教育环境呢?一、创设富有形象、有趣的盥洗环境如以富有童趣的各种卡通形象或画面为主。这样既能激发起幼儿对盥洗产生兴趣又能使幼儿对盥洗的方法有形象的认识,还能帮助其模仿盥洗的顺序。因此可以在墙上贴上小朋友洗手顺序的图片。来引导幼儿掌握洗手的方法。针对幼儿浪费水的现象,在墙面上贴上水龙头哭的图片,以提醒幼儿及时关水龙头,节约用水。还可以结合图文并茂的图片,培养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如采用大小不同的圆点从大到小有秩序地排列,提醒幼儿自觉养成人多排队的好习惯,消除不安全的隐患。为幼儿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让他们体验和享受环境带来的舒适与快乐。充分体现“让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促进幼儿主动发展”这一理念。二、心理环境的创设造就幼儿习惯的养成 在幼儿生活活动实施中常常会出现我们教师空泛的说教,造成幼儿被动模仿的学习机会多,因人施教的个别活动少,幼儿经常处于枯燥的学习,机械地操作。针对这些弊端,我们可以采用生动形象的教育,让幼儿内化知识,考虑幼儿真正的需求,兴趣点和发展的空间。孩子往往对其感兴趣的活动充满好奇,因此我们创造条件利用兴趣来培养他们的良好的盥洗习惯。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运用听故事念儿歌的形式向幼儿进行卫生教育,比如在洗手时,让幼儿边洗边念:“洗手前,先卷袖,再用清水洗洗手,擦上肥皂搓一搓,指间指缝都搓到,哗哗流水冲一冲,我的小手洗净了。”又 课题研究如“一只手,两只手,握成两个小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