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对“流行音乐”进课堂的思考邮政编码:722300作者单位: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作者姓名:熊鹏联系电话:0917-5558996 13636753318对“流行音乐”进课堂的思考内容摘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辨证的看待流行音乐。教师要做审美的领路人,在弘扬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同时,要以开阔的视野,尊重、理解学习不同的音乐社会文化,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激发学生探索课堂内外的艺术领域,使他们真正地享受音乐所给予的无限乐趣。关键词:现状 认识 思考 方法内容:一、学校音乐教育现状。“报告”,一位因逃课被班主任抓来的学生出现在教室门口,这是一位在校园歌手卡拉 OK 比赛中以一曲周杰伦的《青花瓷》而获得第一名的男生,音乐感觉很好,嗓音也不错。他的逃课让这我十分失望和痛心。“你为什么不上音乐课呢?”我责问道。“音乐课没劲,唱书本中的歌曲找不到感觉。”学生毫无表情地回答:“老师,教我们唱流行歌曲吧。”此时教室里同学们的声音更大了。无奈之下,我只得让步了。“这节课我们就破例教唱流行歌曲吧。”话音刚落,只见学生掏出口袋里的手机,一首首流行歌曲从手机中飘扬而出,随着音乐的响起,同学们一个个都像着了魔似地规规矩矩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自觉地跟着音乐哼唱起来,顷刻间便沉醉在这优美动听的音乐声中。此时的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无奈和困惑之中。如今流行音乐已经普及,它通过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网络、电视、报纸、杂志无形中为学生感受流行音乐提供了社会性的第二课堂。《中国音乐教育》杂志曾做过一项调查:在问到学生是怎样学会唱歌时,37%的学生是由老师教的,51%的学生是听录音、看电视学的 ,59%的学生会唱的歌来自课本之外,41%的学生来自课本本身,42%的学生主要是唱通俗歌曲,45%的学生唱青少年歌曲。这组数据的基本结论是:大众传媒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已超过学校教育,社会音乐环境给青少年影响力已超过学校教育,它客观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生音乐素质特别是歌唱水平的提高,也给青少年音乐生活增添了色彩。学生们正是在 MP3 里传出的摇滚鼓点,在电视 MTV 的画面中饶有兴趣、主动积极地接受音乐带来的感受。在我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发现他们对流行音乐的鉴赏能力远远超过了家长对他们的评估。他们能凭着自己的兴趣和鉴别能力从网络、电视台、录像、录音等媒体中挑选音乐。为什么喜欢音乐的学生一上音乐课就无精打采?为什么一唱到教材上的歌曲就毫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