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七单元)一 基础知识(3 6分)1.注音填字。(8分)拂士( ) 又何间焉( ) 使相之( ) 自刎( )qĭ( )首 y oă ( )无音信 jiàn( )行 mò( )然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6分)(1)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2)左臂悬敝筐( )[来源:Z#xx#k.Com](3)而幽我于广寒乎( ) (4)当于汤镬煮之( )(5)抵家,自诩遇仙( ) (6)请师之,道士曰:“……”( )3.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6分)良宵胜乐,不可不同( )(1)良 王惭忿,骂老道士之无良而已(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来源:学科网]必先苦其心志( )(2)苦 恐娇惰不能作苦( ) 不堪其苦,阴有归志( )4.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或用法属同一类的一组是( )。(2 分)A.必以分人 必以情 B. 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术 一鼓作气,再而衰C.如影之在镜中 骂老道士之无良 D. 其妻重身当产 其饯我于月宫可乎5.下面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来源:Zxxk.Com]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6.对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蓦然而踣――突然跌倒在地 B.战则请从――如果打仗,就请允许我跟着去C.何术之求――什么法术的追求呢 D.入山行歌――进入山中一边走一边哭唱7.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战国时思想家孟子的一篇文章。文章共列举了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 百里奚等六人的例子。B.《干将莫邪》选自干宝的《世说新语》。这个故事讲了干将子赤为父报仇的过程,情节曲折而富有神话色彩。C.《劳山道士》选自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用王生的遭遇告诫人们要想学知识,必须要能吃苦。D.《观刈麦》是一首叙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表现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8.按要求默写。(8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来论证“死于安乐”的句子是: (2)《观刈麦》中写农民劳动艰辛的对偶句: (3)《山坡羊 · 潼关怀古》中以警句形式道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本质的句子是: (4)《赤壁》中运用议论曲折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的句子是: 二 阅读题(64 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