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修身学习体会 (一) 在"三严三实"的要求中,"严以修身"列在首位,可见"修身"是做人做事和工作事业的起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修身也居于文人士大夫情怀与修为的首位。修身自古就是人们安身立命之本,在今天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习 xx 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建设理论,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已经上升到党员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政治品格和工作生活作风的新高度与新境界。 问题的提出,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存在的"修身不严"的现实背景。追根究底,是一些党员干部信仰迷失、精神迷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学校党委梳理我校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严不实"问题时,将"修身不严"摆在了突出位置。对照这些问题,扪心自问,包括自己在内,在工作、生活中,"不严不实"的问题比比皆是,"修身不严"的问题尤为严重。 "严以修身"首先是一个做人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修身做人要保持定力、提高修为、提升境界,心存敬畏,孔子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古人讲一日三省吾身,要持久用功、一以贯之,才有可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与人生境界。孟子说过,在历史上担当"大任"起过作用的人物,都经过一个艰苦的锻炼过程,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在说修身之不易,必须经历艰苦卓绝的人生考验才能修成正果。今天我们以"三严三实"加强党性修养,锻造个人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忘理想信念之所在。这是一生都要坚持才能完成的过程,反思自己,年轻时尚有自觉意识,还有目标追求,还能自奋自为,认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受环境的影响加剧,精神第 1 页 共 6 页逐步懈怠,反而逐步放松了修身的自律和追求,现在看来,人生境界,思想高度不升反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老气横秋,暮气沉沉了。 "严以修身"就是要求不断修正、修为自己的生活与工作作风。古代文化人把"修己以安百姓"作为修身的追求,信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为官之道。以儒家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做人要求,要做到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党在延安时期,整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