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战略思维能力体会 要问“今日的历史特点是什么”,人们会脱口而出。迈进新世纪。人类告别了一个百年,又迎来了一个新的百年。在新的百年里,人类会怎样,我们会怎样。这种宏观的思索,不正是一种战略思维吗。 记得在学习同志2000年月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时,我的注意力曾经被他的一个论点所吸引。他提出:“要大力培养中青年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并特别警告大家“如果我们的领导干部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对重大实际问题不进行战略性的思考和研讨,是很难做好领导工作的,而且是很危险的”。他的话很中肯,份量也很重。 战略,泛指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的谋划。战略思维能力,就是指能够对带全局性、决定全局的重大事情进行谋划的思维能力。它是衡量一个人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重要思想条件和能力。因为领导干部面对的常常是带有全面性的问题、并需要正确地做出决择,在新世纪到来之时更应如此。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了人们的这种关系,也限制了人们的眼界。然而在那时,孟子就提出“虽有知慧,不如乘势;虽有基(锄头),不如待时”的论断,显现出一个先哲的思想光辉。他在这里提出了两个战略思维的原则:“乘势”、“待时”。势:形势;时,时机。我们的老祖宗已经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势”和“时”的重要,并用“乘”和“待”这两个动词,把主观与客观,局部与全面的关系联系起来。宋朝的苏洵又从反面做了相应的论断:“不先审天下之势而欲应天下之务,难矣。”当然他们的“天下”的概念,决不是现在的全球概念,但它也已经突破了当时当地的时空,使思维具有了相对较大的宏观性。如今,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一点鼠标,瞬间世界大事便溶入斗室之内,人们自觉不自觉地都生活在一个大的网络之中,毫无例外地受到网络的这样那样的影响。如果在这样的时代面前,还妄想“躲进小楼成一统”,那么只能是一种愚昧和无知了。 第 1 页 共 3 页 由此看来,学会“审天下之势”,就应该是培养战略思维能力的第一步。审,就是观察、思索、研究。现在有两句话非常重要:第一句话是“世界多极化”,第二句话是“经济全球化”。这是对当今世界形势最经典的概括。对这样两句话,有的领导干部还不大理解,有的甚至把它做为一句流行语说说而已。当你问他世界多极化指的是什么,经济全球化又是什么。他们往往会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因为在他们看来,“世界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