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出乐观的孩子有感》有感 引言 作为一个大龄剩男,一开始读这本书,我是拒绝的。 毕竟,还是单身狗一枚。然而,开始读进去以后,感觉我很幸运在诞育宝宝前能拜读本书。我也非常愿意从下面几个方面分享我的收获。 一、乐观 vs 悲观 先不说自己,我们看一看身边的人。 有的人常常脸上带着笑容,沟通交流的时候也总是会伴随着笑声,遇到好的事情总是欣然接受、乐于分享。遭遇不好的事情时,他们也往往会朝着积极的方面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们常常把这一类人归纳于乐观的人。 也有另外一部分人,平常不太容易看见他们脸上挂着笑容,总是愁云惨淡的样子。碰到不好的事情时,往往会联想到更坏的结果。而碰到好事,也不见得会全然接受,也许心里正想着这好事背后可能隐藏的坏事情。 显然,我们会更乐意和第一种人有更多的接触,因为和他们的交往过程中,会让我们感觉更快乐,想法也会更正面。因此,乐观的人通常是更受欢迎的。 在这个人际关系占据重要比例的当今社会,我相信更多人愿意自己是一个更受他人待见的人,也更愿意自己的孩子是个乐观的、容易被人接纳的人。 二、乐观的来源 关于一个人乐观或者悲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相信是许多人想要知道的重要内容,本书总结了 4 个方面,我挑选了 3 个认为比较重要的因素: 1、遗传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们自己的乐观与悲观,有 25%-50%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这的确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也就是说,如果还没有宝宝准家长们,为了将来宝宝的乐观性,从现在开始学习乐观,然后把你的乐观遗传给宝宝也是来得及的。 2、父母的教育乐观与否 第 1 页 共 3 页 孩子与父母的接触是最多的,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着父母对待人事物的态度和方式方法。成长过程中的潜移默化就直接影响了孩子对于外界的处理方法。这就又要求了身为父母,要时刻保持着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3、外界的影响 除了父母以外,对孩子影响最大的也许就是学校和他身边的玩伴了。与孩子的沟通交流除了能对孩子有所了解,加强亲自关系以外,也可以及时地帮助孩子屏蔽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三、我们常见的错误教育方法 不知道是因为传统的原因还是发展的因素,我们身边通常充斥着许多错误的教育方法,随便举例几个就会有很多人中枪。比如: 案例一。6 岁的孩子和 9 岁的孩子分别拼一个复杂的模型,9 岁的孩子做的很好,而 6 岁的孩子怎么努力都不行。此时父母可能会鼓励"宝贝,你做的真棒。""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