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分离定律题型总结——应用基因分离定律解遗传题(一)一、【课题背景】基因的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的核心知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内容。近几年的高考对本考点的考查试题形式较多。如选择、简答、综合分析等,考查的知识多为对概念的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几率的计算及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等。运用揭示定律的科学方法设计实验,用分离定律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是今后命题的主要趋势。二、【知识准备 】(一)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来解释遗传现象通常需要六把钥匙。(1)DD × DD DD 全显(2)dd × dd dd 全隐(3)DD × dd Dd 全显(4)Dd × dd 1/2Dd :1/2 dd 显:隐 =1:1(5)Dd × Dd 1/4 DD : 1/2Dd :1/4 dd 显:隐 =3:1(6)DD × Dd 1/2DD : 1/2Dd DD:Dd=1:1(二)遗传规律中的解题思路.... 与方法(参照新坐标P92 考点三)1、正推法(1)方法:由亲代基因型→配子基因型→子代基因型种类及比例。(2)实例:两个杂亲本相交配,子代中显性性状的个体所占比例及显性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由杂合双亲这个条件可知:Aa×Aa→1AA︰2Aa︰1aa。故子代中显性性状A 占,显性个体 A 中纯合子 AA占。2、逆推法 :已知子代表现型或基因型,推导出亲代的基因型。(1)隐性突破法若子代中有隐性个体(aa)存在,则双亲基因型一定都至少有一个a 存在,然后再根据亲代表现型做进一步推断。(2)根据子代分离比解题①若子代性状分离比显︰隐=3︰1→亲代一定是。即 Bb×Bb→3B︰1bb。②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1→双亲一定是类型。即 Bb×bb→1Bb︰ 1bb。③若子代只有显性性状→双亲至少有一方是,即 BB×→B。【总结】:( 三) 性状的显、隐性及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参考新坐标P92 考点二)1. 确定显、隐性 的方法方法 1:杂交的方式。 A×B 后代只表现一个亲本性状, 则出现的即为显性性状, 未出现的即为隐性性状(A、B 为一对相对性状)。归纳一句话 : 亲 2 子 1, 即亲代两个性状 , 子代一个性状 , 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方法 2:自交的方式。A 和 B 分别自交 , 若能发生性状分离的亲本性状一定为显性;不能发生性状分离的 无法确定,可为隐性纯合子也可为显性纯合子。归纳一句话:亲1 子 2, 即亲代一个性状, 子代两个性状 , 发生性状分离 , 即可确定显隐性关系。方法 3: 先自交后杂交的方式。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先自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