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玉兰的故事》有感 读《吕玉兰的故事》有感 最近在县教育局和李校长的倡导下我读了《吕玉兰的故事》这本书,感觉自己接受了一次精神和思想的洗涤。玉兰是大地的女儿,人民的女儿,她是属于大地和人民的。而她自己就是大地——广阔、丰厚、辽远。悠悠万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浩浩汤汤,牵古连今,滋溉百代。 西方有个神话人物安泰只有脚踏大地才能有无尽的力量,而玉兰正是有她的故乡华北平原东留善固这块深厚的热土,才塑造了玉兰倔强、刚毅、纯朴、勇于担当的性格,才产生了“爱国为民,艰苦创业、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精神首先是属于东留善固 2000 多百姓的的,属于 XX 县区 30 多万民众的,属于燕赵大地 8 千万人民的,属于中华大地 13 亿炎黄子孙的。这精神连接着伟大的土地,连接着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连接着土地上的每一粒沙,每一棵树,每一棵庄稼及每一棵庄稼的叶脉,连接着早晨村边树上的鸟鸣,晨起的鸡鸣,连接着牛的哞叫以及那赶车驱马的声音。她是来自这生我、养我、关爱我、发展我的大地的。她是朴实、朴素的,她带着大地泥土的芳香;她是坚实、坚韧的,她曾运行于地心,她曾经过风和雨的洗礼,血与火的淬炼。这种精神是一种“气”的凝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种“气”来自于民族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传统,来自于纯朴、善良而真纯的民族文化心理。反是以爱国求真为信念的人,大都是有这种精神、有担当意识和宽厚的人文关怀的人必然有这种精神。有了她,就会正道直行,,就会一心为公,就会兢兢业业,就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会“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会无私忘我,就会把奉献作为生命的最大追求。从而彰显一种顶天立地的人格。 玉兰的一生不是一个传奇,而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走出来的。我心中的玉兰不仅是个爱学习、会学习,善于学习的人,还是个能够学以致用的人。她能够认真学习,深刻领悟第 1 页 共 2 页毛主席《实践论》、《矛盾论》的真正内涵,时刻用理论武装头脑,用理论指导实践。她又是个务实肯干的人。她说“没有身教就很难言教,没有实就很难实现领导,不敢闯,就很难得到经验”,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她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