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吻与诉说》心得感悟 读《亲吻与诉说》心得感悟一: 肖伯纳有一次答一位贵族粉丝时说,如果你觉得一个鸡蛋好,是没必要一定去看那只下了蛋的母鸡的。此言甚好,不过 如果一只母鸡曾经生过一只双黄蛋,那它生第二只双黄蛋的可能性势必很高,《亲吻与诉说》就是这第二只双黄蛋。 作者阿兰.德波顿,就是大名鼎鼎的畅销书《旅行的艺术》的作者,我在复旦附近的书店里找到《旅行的艺术》的时候,出于对作者的尊重和对第二只双黄蛋的期待,也同时买了这本《亲吻与诉说》。 其实这本应该算是作者的第一个好蛋,这是他的第一本书,写书时年 24 岁,出版时年 26 岁,算是当得起少年才子两字。 导读与介绍里面都把这本书称作是一本平凡人的传记,作者以第一人称我,为一个普通人伊莎贝尔立传,原因只是因为我的前女友说我是个漠不关心他人的人,因此我就在酒吧里找了一位陌生女性,本着窥视他人生活以及解决自己冷漠问题的目的,写的一本传记。其间我与伊莎贝尔的交谈以及感情的发展,伊莎贝尔的过去各种模糊的经历,我与伊莎贝尔的各种评论混儿一体,既没有明显的分割,也没有因果转乘,由于作者高明的写作技巧,如同在山城里骑着自行车下坡,不但有速度的快感,风声掠而,而且每每眼前见是死路,轻轻一拐,又豁然开朗。 但其实在我看来,这本既不是传记,又不算爱情小说,更像是一篇精妙的论文,其间穿插对各种传记问题的综合与批驳,圈圈点点,不乏知识的丰富,更有思想的深入以及独特的切入点。正如作者在一个访谈里说的,我写的小说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小说,只是当作小说卖的。我写的都是论说文体的东西。 这本书,处处可以闪现一位被外界称为英伦才子的作者的思维火花,这些火花不是稍纵即逝的短暂,而是一波又一波,像是一场持续 241 分钟(共 241 页)的盛大烟花表演,此处稍歇,彼处又灿烂开放。 但是我们所读到的论文又哪里有这么多异趣,太多的论文第 1 页 共 5 页只是盲目的资料堆砌,最后出来的观点似是而非,茫然不知所云,就像把香蕉苹果柚子芒果堆在一起的水果摊,还美其名曰水果大世界。对于作者,这是一个精美的水果篮,苹果的红艳旁边当有橙子的金灿,火龙果的异形,当然需有香蕉的曲线衬托。所有的原材料,作者都了然于心,因材施料,摆放恰当,真正是多一分则盈,少一分则虚。 全文的每一章,便当得一篇精采的论文,比如章四,写厨房的传记,作者先是以一个小故事引开场,接着论述伊莎贝尔一生中需花 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