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进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依旧处于弱势地位。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制定切合实际的美术课程标准。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加美术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进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进展水平。适逢区教育局组织本次美术教学优质课活动,我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倾听了几位老师的精彩讲课,我感觉受益匪浅。平小波老师讲授的是《象形字的联想》一课。象形字,是人类祖先通过描募实物形状而发“”明的古字,它不但有固定的读法,而且是一幅幅有趣的图画。本课教材以 学生与字化 为切入点,让学生在了解一些有趣的象形字的同时,体会汉字丰富的形象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对传统化产生兴趣。教学时,应提供学生 探究、理解、想象 的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这节课体现了本单元综合运用点、线、面、色来进行平面制作的要求,培育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制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表意能力。听完平老师的这节课,我发现我要学的东西还真是多,老师要有一桶水,才给得发学生一“”杯水,呵呵,奇妙的象形字,看来我不得不 爱 上你啦!在教学上,也有许多值的学习的地方,如课前的师生沟通,材料准备,课件的准备等。通过此次学习,对我以后的教学求进,有非常大的帮助!如今的美术课堂学生作品还能完全体现老师的教学水平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在很多课堂中都能发现一个这样的现象:老师课堂教学不是很理想,但是从学生的课堂作品中却反映出来效果很,为什么?我们不难发现,如今的学生已经不是我们少时的学习环境,也不是我们以前的教学环境,更不是我们过去的生活环境,因为现在的学生不仅仅只有在美术课堂中去学习美术技法了,所以现在的美术课堂学生作品不能体现老师实际的课堂教学水平。可是有时候却还可以反映出老师的教学问题!老师自身对课堂情感的把握,老师一开始说话,我们就可以从他的语言表达中就可以知道他是教高段的还是教低段的,因为老师很正常的会将他平常的教态流露出来,当然这样的现象是正常的。可是我在很多的公开课中都有这样的感触:明明的低段学生老师上的感觉怎么象高段一般?或者明明是高段上得象低段学生的一样!这就是我想与大家讨论的问题!我认为作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