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之后是开始大家一定都听过这首滥俗的民谣:“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让我数一数,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不,或许民谣也不算是,只是一首顺口溜。还有例如“山上寺庙中一老一少两个和尚”的故事,那真是永永远远也讲不完的故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猜到了吧——它们没有结尾。确实没有,没人能指出来。同样,没有了结尾就意味着没有了开始没有了中间没有了前半部后半部——它是什么,一个无头无尾甚至可以说是什么也没有的东西,可它又偏偏存在于那儿。它就像一个哲学意义上的矛盾体,它存在,可它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意味着无声息的空虚,可它存在于那儿。它像一个轮子,抑或一个球体,一个不管从上下左右哪个方向看都浑然一体无棱无角的东西。它有什么用呢?也许只用于睡前催眠,外国人数绵羊,中国人数老虎——嘿,还真比外国人霸气些,可又有什么不对?比如别人已经一二三四……一千一万只,而我们呢,一二三四五……一二三四五……这是一个圈套。一个永远也不会进步的、原地踏步的灵魂,抑或是民族。看看一只羊两只羊三只羊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的区别吧,恐怕无须我再多说。然而,只这么认为,是过于片面的。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更应该做的,不是在华夏一角迷醉着昔日的繁华苟延残喘于列强的帆船大炮之下,而是在黑如子夜的四周寻找到尚在地球另一侧的太阳。闭关自守的结局不是灭亡就是走上通向灭亡的路,我们真正应当从这首民谣中学到的,不是循环往复的原地转圈,而是在历史漫途上前仆后继不断如车轮一般滚过战火奔向和平与繁荣的勇气!这首让人想到车轮的民谣,更有一种意味着传承、合作与团结的寓意,首尾相接,句句紧扣,一环连着一环,就是洪水猛兽见了也无从下口。巨轮碾过的,是一代又一代的英雄豪杰。他们处在巨轮的边缘,与历史的粗糙与尖锐直面相撞,义无反顾,血肉模糊之后是新的重生——因为下一代、下下一代天之骄子,已经在不知不觉间传承了下来。在所有炎黄子孙的不断努力与推动下,不断前进的是华夏民族的灵魂。一轮滚动结束后又是新的一轮,泥沼之后是新的草原或戈壁。结束之后是开始。我常常思考,却有更多的迷茫,许多我好不容易冥思苦想若有所得的道理,却是前人早已想到的了,不免沮丧。然而我最近才想明白:我的思考并不是无用。因为我先前的思考,在阅读到先人的文字时,我所感受到的是更多的共鸣感,仿佛与他们睿智的互相沟通。这很有趣。同样的思想被不同的灵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