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对幼儿有效开展安全教育的讨论》课题讨论方案泉港区实验幼儿园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讨论意义:1、现实意义:幼儿的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不仅牵涉到幼儿园的稳定,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幼儿意外事故时有发生,在这些事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幼儿年龄小,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也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一些意外事故,往往就是在幼儿的无意识中发生的.因此,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和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通过文献调查讨论,发现当前幼儿园没有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和完善的安全教育保障机制,安全教育也处于片面强调成人对幼儿被动保护状态,并且缺乏有效的教育内容、途径、方法,这就使本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把《对幼儿开展有效安全教育的讨论》作为此次的课题讨论内容.2、实践意义: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不断拓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出发:幼儿做为弱势群体,理应在安全的环境中得以茁壮成长.幼儿在园所学习、游戏、生活应得到有效的保护.因此,对幼儿实施有效地安全教育,提升幼儿安全防护能力成为幼儿学习的首要任务,希望通过本课题讨论,能够将幼儿园安全教育与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探究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新路子,构筑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屏障,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二、国内外同类问题讨论现状:国外情况:1、安全教育从小抓起.例如交通安全教育.在丹麦,当孩子两岁半时,即开始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并被邀请加入儿童交通俱乐部;六岁时,开始在学校接受交通安全教育;8 岁时开始知道为实现交通安全目标所应该实行的行动、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手段和措施.瑞典的交通安全教育也是从幼儿抓起,当幼儿 2 周岁时,幼儿园对他们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使他掌握交通法规最初步、最基本的知识.老师将重要的灾难安全教育融入日常核心课程的教学中,向幼儿传授知识与技巧,让他们学会如何做好防灾准备.国内情况:我国幼儿园比较缺乏系统、分层次的安全教育教材.各地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在日常教学中穿插一些比较零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