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电力电容器的技术进展1、 电容器的进展简史2、行业情况3、高压并联电容器 A 介质的进步 B 不同结构产品的比较4、并联补偿成套装置 A 无功补偿的基本原则 B 容量的确定 C 串联电抗百分率的选定D 额定电压的校核 E 过电压能力 F 谐波放大和谐振校核 G 三相电容平衡的调节 H 装置保护的配置 I 装置的构成 J 装置的主要部件 K 电容器的例行维护 5、电容式电压互感器 A 阻尼器 B 电抗器 C 中压 D 电容分压器电容量 E 在线监测谐波电容器的进展简史1745 年来顿瓶问世,拉开了电容器历史的序幕。1919 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开创了电容器工业生产的先河,并用于改善电网的功率因数。1958 年我国正式开始电容器的规模生产(第一个五年计划项目)。行业简况国外GE:大元件,外熔断器,成套供货;ABB:ASEA+BBC。小元件,内熔丝;COOPER:外熔断器、内熔丝;其他: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印度。国内台湾约 18 家(以台北士林电机为最大,按 GE 技术生产)。大陆约 150 家,其中能生产高压者仅占 1/10。按老规定:骨干企业 2 家(西安、桂林) 重点企业 3 家(北京、锦州、无锡) 定点企业 13 家(牡丹江、太原、本溪、济南、济宁、南京、苏州、上海、新安江、湘潭、武汉、重庆、温县即中原) 介质的进步1、极板材料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主要是锡箔,也比较厚。以后采纳铝箔,厚度仅 5 ~ 7μm。2、固体介质20 世纪 30 年代为电缆纸。以后才有电容器纸,其厚度一般是 8 ~ 12μm。20 世纪 60 年代,出现了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聚丙烯薄膜。从此以后开启了聚丙烯薄膜和电容器纸搭配使用的新阶段----膜纸复合介质阶段。常用膜的厚度为 9 ~ 18μm。20 世纪 70 年代又出现了膜表面经过特别处理的所谓粗化膜。先是单面粗化,随后又有双面粗化产品,这就是全膜电容器阶段。比特性等都有了更大程度的提高。例如,电容器的介质损耗 tgδ 由 0.4%下降至现在 0.04%以下,使电容器的能耗下降了一个数量级!重量比特性由原来的 2~3kg/kVar 减少到 0.1kg/kVar 左右。3、 液体介质习惯上又称电容器油。其进展详情见下表。油 的 进 展名 称 矿物油烷基苯苯基基乙二烷甲@ 苯 苯 乙基 烷乙 @苯基异丙基联 苯苄基甲苯苄 二基 苯甲 基苯 乙加 烷 代 号 MO AB PXE PEPE IPBMBT/DBT MBT+DBE商品名称 S 油WemcolC101SAS--40产品代号 Y W F F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