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学习心得,增强文化自信笃行使命担当 增强文化自信笃行使命担当——思政课学习心得 南体马院、杜铭鸿 题记: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是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政治觉悟的必修课,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信的必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将文化自信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是思政课教学突显时代性、价值引领性的重要体现,也是从实践层面提升思政课作用的重要工作。鼓励学生自发考察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产生认知共鸣。体育新闻专业 71742 班的杜铭鸿结合本学期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课程,选取了文化自信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结合点,谈了自己的所思所感。 3 月 24 日,马克龙总统夫妇专程从巴黎赶到尼斯,热情迎接习近平主席夫妇。在握手寒暄之后,马克龙总统先邀请了习近平主席来到会客厅,他精心准备了一份国礼。 “这是法国的一位汉学家帮我们找到的。”他小心翼翼地拿起桌上一本书,翻开棕色封面,扉页上有淡淡的铅笔字迹。马克龙总统的表情透着自豪:“这本书是 1688 年出版的,是首部《论语导读》法文版原着。” 习近平主席轻轻接过书,仔细端详。“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们会好好珍藏。” 时光驻足,墨迹记载了东西方文明在悠久历史中的一次相遇。17 世纪,这本书由法国人弗朗索瓦·贝尼耶翻译,如同打开一扇思想大门,在欧洲大陆激荡久远。马克龙总统向习近平主席讲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孔子的思想深刻影响了伏尔泰等人,为法国的启蒙运动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迪。”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第 1 页 共 3 页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今天的“一带一路”上,这样的文明对话比比皆是。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古丝绸之路的复兴,也是文化自信的必然结果。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文化自信,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