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电力负荷控制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DL 535—93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1984-01-07 批准 1994-05-01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约规定了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各被控用户终端与主控站或当地控制机(简称 被控站)进行数据传输的帧格式、数据编码及传输规则。 本规约适用于无线电负荷控制系统、配电线载波负荷控制系统以及电力负荷 控制中心与音频负荷控制系统的当地控制机之间的通信。 本规约适用于点对点、多点共线和 1 点对多点的网络。主控站对各终端执行 主从问答方式通信。 2 基本帧格式结构 基本帧格式结构如图 1 所示。 图 1 基本帧格式结构 3 字节格式 帧的基本单元为字节,按异步传输,其具体格式规定如图 2 所示。 图 2 字节格式 4 帧格式 本规约定义了 2 种帧格式,即固定帧和可变帧,它们各采用不同的起始字 符。 4.1 固定帧格式 固定帧格式共 6 个字节,如图 3 所示。 图 3 固定帧格式 4.1.1 传输规则 4.1.1.1 在发送信息之前,先发连续空闲位二进制“1”,长度不少于 11 个,使 接收机做好稳定接收准备。 4.1.1.2 帧间至少要插入 33 个空闲位。 4.1.1.3 校验码是由控制单元报头数据位组相加的算术和舍去 8 位以上的进位位形 成的。 4.1.1.4 接收端的校验规则:每个字节应分别校验其起始、停止位和偶校验位 ;每 帧都应校核其起始、结束字符和帧校验码 CS 的正确性。以上任何一项出错,则该 帧拒收。 4.2 可变帧格式 可变帧格式如图 4 所示。 图 4 可变帧格式 4.2.1 传输规则 4.2.1.1 在发送信息之前,先发连续空闲位二进制“1”,长度不少于 11 个,使 接收机做好稳定接收准备。 4.2.1.2 帧间至少要插入 33 个空闲位。 4.2.1.3 校验码是由信息数据位组相加的算术和舍去 8 位以上的进位位形成的。 4.2.1.4 接收端的校验规则:每个字节应分别校验其起始、结束和偶校验位,每帧 检查 2 个起始字符应正确和 2 个 L 字节应相同,被接收的字节总数应等于 L+6, 检查校验码和结束字符的正确性。以上任一项出错,则该帧拒收。 4.3 地址码 地址码 A 和 B 占 2 个字节,表示被控站地址编号,如图 5 所示。 图 5 地址码 D0~D15 为地址编码,共有 216 =65536 个地址号。其中全“0”编码备用, 全“1”编码为广播通信用。各系统可以根据被控站分布的实际情况分组编号。 4.4 控制码 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