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 军事博物馆的《复兴之路》大型主题展览在十七大前夕隆重开幕,11 月 7 日班级组织我们来参观。参观完展览,我感触良深,我的感想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辛亥革命,再从八年抗战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一直在探索中前进着,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取得成就,而惟有把这种探索、改革创新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中华民族才能实现伟大的复兴,中国才能步入世界强国之林。下面具体谈谈我关于此次展览的所见所感。复兴之路展览是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时即 1840 年左右开始的。1840 年,英国为了改变其贸易地位的恶化,向中国出口鸦片。在展柜中,我们看到了林则徐向清 zf 报告虎门销烟的奏折。当时道光皇帝看了奏折后很兴奋,朱批道:大快人心一事。但英国随即发动了鸦片战争,由于闭关锁国的清 zf 的懦弱以及武器装备的落后,中国输掉了这场战争。清 zf 在英国的尖船利炮的威逼下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由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史上一百余年的屈辱历史。由爱国华侨谢瓒泰绘制的《时局图》,形象地展现了中国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峻形势。鸦片战争的失利,使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他们抛却了长期以来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落后心态,开始向西方探索、学习,企图找到一条自强之路。展览第二部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为我们展示了一批清末民主人士为探索救国之路而创办的刊物。其中,有 1897 年严复等人创办的《国闻报》以及他翻译英国人赫胥黎《天演论》的手稿,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启发了一批国人。在探索的过程中,能人志士们付出了血的代价,戊戌六君子之死使人们认识到惟有推翻清 zf,中国才有出路。展览的第三部分,我们看到了上海中共一大会场遗址。辛亥革命之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开始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1920 年初,他们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场和嘉兴南湖游船,中国共产党成立了。然而,共产党成立之初,在王明、博古的领导了,中共走了不少弯路,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在摸索中前进的中共,最终在遵第 1 页 共 2 页义会议中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一举动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在八年的抗战和解放战争中,中共领导下的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展览第四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了重大成绩。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