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城市开展报告〔2025〕:中国中小城市绿色开展之路绿皮书指出,截至 2025 年底,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行政区面积达 92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96.57%总人达 9.98 亿,占全国总人的 75.2% 2025 年,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经济总量达 16.61 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 55.2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财政收入达 11811.74 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 41.23%绿皮书同时指出,我国中小城市的总体开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城市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还不够完善,中小城市及其直接影响和辐射的区域的城市化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25 年,我国城镇化率由 36.2%提高至 46.6%而中小城市城镇化率仅为 30.1%绿皮书预测认为,“十二五 期间,我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开展双重转型阶段,估计城镇化率到 2025 年到达 52%,到 2030 年将到达 65%左右。但由于户籍、社保、就业、入学等一系列现实制约的存在,城市化质量较低,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开展受到严重制约。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人压力相对较小,在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效劳提供等方面可以做到游刃有余。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开展作为重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把重点放在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开展上,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根底设施和环境建立,全方位提高城镇化开展水平。中央从开展战略上进一步把中小城市作为中国城镇化开展的重点,中小城市已经迎来黄金开展期。未来 20 年内,中小城市将成为提升城市化质量、推动城市化加速开展的主要战场。绿皮书显示,我国中小城市数目已达 2160 个,56%的地级以上城市为中小城市。绿皮书指出,近年来,中国城市飞速开展,城乡人流动频繁,农业人、非农业人之间的界限模糊化,城市人规模迅速膨胀,许多县级城市〔包括县级建制市和规模较大的县的中心城镇〕的市区常住人已经到达或超过 20 万、50 万的临界值。城市化的高速开展使原有的城市划分标准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为此,绿皮书依据中国城市人规模现状,提出的全新划分标准为:市区常住人 50 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 万~1 万的为中等城市,1 万~3 万的为大城市,3 万~10 万的为特大城市,10 万以上的为巨大型城市。根据全新标准统计,绿皮书指出,截至 2025 年底,中国有建制市 655 个,其中地级以上 287 个,县级建制市 368 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