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与存在墙《同栖生活》观后感 第二篇:不存在的女儿观后感《不存在的女儿》观后感 电影从一开始就酝酿着让人压抑的悲剧场景。暴风雪的夜晚,临盆的妇女,寂寥的街道,简陋的诊所。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双胞胎兄妹保罗和菲比出生了。 经历了生产的痛苦的母亲带着欣慰沉沉的睡去,父亲喜悦的心情却因为随后发现菲比是唐氏综合症患者而倍受打击。他的母亲因同样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妹妹而万分悲惨的生活场景在他的脑海一幕幕的回放。他不能让他的妻子承受同样的痛苦,于是谎言出现了,这个谎言折磨了他一辈子,至死也没能亲口说出真相。 万分悲痛的父亲请求护士将菲比送到唐氏综合症患者集中的住所并向妻子说他们的女儿生下来就去世了。故事在父亲的谎言中进一步走向悲剧,唯一值得高兴的好心的护士独自远离并抚养了菲比,让她能快乐的成长,并一直在为她的权利而斗争,为她所代表的唐氏综合症患者的权利而斗争。 父亲眼中的菲比是一个蒙太弱智患者,这样的她是活不过十二岁的,她将会如他的妹妹一样给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于是,他选择了遗弃,他逃避了抚养菲比的责任。他认为这是对妻子的爱,他独自承受谎言带来的痛苦。抚养菲比的护士对这位父亲说“你逃避了悲伤也就错过了喜悦”,不幸的是这位父亲逃避的只是他以为的悲伤,这悲伤是想象中的,而喜悦却是真实存在的,错过就是错过了,哪怕是相机也无法捕捉的喜悦。逃过了抚养的悲伤则注定承受遗弃的苦痛。 鲁迅说“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不存在的女儿》中便是将一个美好的家庭一点点的撕碎得观众看。我们总是禁不住感慨这悲剧的酿成到底是谁的错,是父亲。母亲。还是护士。或者是这个社会。 答案是不确定的。在我看来,我们因为无知而恐惧,因为恐惧而逃避;我们却又因为爱而勇敢,因为勇敢而担当。我们不能轻易的批判或指责谁,因为故事总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只有当故事发生了,我们才可以说可以论原来那时第 1 页 共 5 页怎样现在才会如此。只有事情发生了才会有后悔或不悔。我们不应轻易的揣测任何人的心理,他是后悔或不悔,甚至连他自己也不能。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时不那么做结果会怎样,但我们永远无法断定如果不那么做结局是好是坏。 人总是在成长,时代总是在发展。从活不过十二岁的蒙太弱智到唐氏综合症,人们一直在探索未知,一直在消除对未知的恐惧。生活中总是有许多像故事中护士般因爱而勇敢的人,他们为了各自的权利,为着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