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留着灯留着门》读后感 这样的一段话,你能理解多少,它蕴含什么样的意义,只有亲身面临过的人才知道他的深刻含义。作者用自己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那时候的一盏灯是母亲在家境极度贫寒的情况下,始终坚持要为孩子点着那“一灯如豆”的期望,这是一种最深沉的爱,这是一种最大的鼓励,正是这种鼓励,激发着孩子要走出山村出人头地的强烈欲望;在“文革”刚结束的年代,作者同样面临着颓废的工作环境,那又是一位老教授,他说了一句:在“这个研究生我要定了。”这样的一句话,把作者心中的希望再次点燃了。他说这是在他四顾苍茫求告无门的时候,一扇门打开了,一盏灯亮了。因为有人相信他,他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这样的期望的结果,使作者真的成为了一个有出息的人。 一种期望,它的背后就是一种深深的爱,记得夏丐尊说过。“没有爱的教育,犹如没有水的湖。”换言之,教育就是爱,就是在这里长久守候,并且留着灯、留着门。这是此篇文章的结束语。 第二篇:教育,就是留着灯、留着门——林少华教育,就是留着灯、留着门——林少华 武汉一位高三男生来访。他明显不同于一般来访的客人——完全像在高中课堂听课那样在我面前正襟危坐,神情谦卑而肃然,眼睛像看黑板一样看着我,耳朵肯定是在小心捕捉我的每一句话。换个比喻,仿佛我就是面试的考官或即将宣布重大人事任免事项的组织部长。问题是我既不是考官更不是组织部长——两分钟前我还在书房里闷头爬格子,衣冠不整,满眼血丝,纯然一副困兽犹斗状——于是我把脸转向他的母亲。他母亲告诉我,儿子看了我对他网上留言的回复后深受鼓舞大有长进。细问之下,原来我半年前引用北大法学院苏力教授《走不出的风景——大学里的致辞,以及修辞》那本书中这样几句话鼓励这位高中生来着:“我们会在这里长久守候。即使夜深了,也会给你留着灯,留着门——只是,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而且,我们相信,你是有出息的孩子。你们会是有出息的孩第 1 页 共 36 页子。”他母亲兴奋地介绍说,儿子的学习成绩因此在武汉一所重点高中迅速跃居前列。于是儿子扑奔“灯”来了——参加我校自主招生考试。这次来访,是为了就此向我表示感谢。 送走这对武汉母子,心情一时难以平静,我未能接着爬格子,思绪仍围着“灯”转来转去。是的,关于学校教育和教师的种种说法中,半年多来我只记住了苏力这几句话。的确说得好,质朴,简单,而又独具一格,别有韵味,如父母的叮咛,情深意切,苦口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