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父母的四个建议 一、多称赞,少批评;多鼓励,少惩罚 批评中长大的孩子,责难他人, 惩罚中长大的孩子,自觉有罪。 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懂得感恩, 认可中长大的孩子,喜欢自己。 在我给儿子的那封信里,毫无保留地描述了从他的出生到上大学我们之间的父子感情,这种正面的情感交流和表达,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和鼓励,在孩子成长时父母应该持有这样的态度。然而也有很多家长,包括我自己过去也忍不住用惩罚、批评甚至威胁、恐吓的方式去教导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在批评的环境中长大,就可能会潜移默化地用批评的态度来解决沟通问题;如果孩子做得不好就要受到惩罚或被威胁,就只有压抑自己的恐惧,否定自己的情感,来换取父母的认同。这样的管教之下,孩子可能会很听话,但是也会缺乏自信,好奇心受到压抑,无法体谅他人的情绪,存在很多情感的缺陷和问题。 对上小学的孩子,尤其是涉及到道德或责任方面的问题时可以适当惩罚,但失败是千万不可以惩罚的。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最多的教训就是从失败中得到的,如果从小就告诉孩子失败很可耻,他就可能不承认失败,或是隐藏自己的失败,甚至做出不诚信的行为,而不会从失败中检讨、学习、成长。 相对来讲,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和肯定。 二、多信任,少严管;多放权,少施压。 严管中长大的孩子,无法独立 ,施压中长大的孩子,常常忧虑。 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信人信己, 放权中长大的孩子,深具责任。 在严厉管教下长大的孩子,会缺乏独立的能力和管理时间、管理自己的能力,一旦进入大学没有人再帮他策划,就会迷失自我,无所适从。所以家长应该随着孩子的长大而逐渐放权。三五岁的时候告诉他们怎么做,七八岁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授权,读了大学以后,他们就应该完全做主。很多父母认为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要去管他,但是我有四个应该放权的理由。 第一,父母不见得懂孩子的这一代,可能并不像孩子那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第二,如果父母帮孩子做了太多决定,反而会造成他们日后责任心的缺失。 第三,如果父母管教太多,就会淹没孩子自己的声音,他们会找不到自己的兴趣,失去自信。如果太严管,可能就会把孩子变成这样的机器。 第四,如果施压太多,会给孩子沉重的负担。今天的孩子有很多心理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到自杀、抑郁症,这都是在巨大压力下造成的,父母对孩子一定不要过分施压,而应有解压的责任。 放权会培养孩子的自信,在信赖中长大的孩子会相信自己,以后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