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到汉武帝》观后感 最近笔者看了新的纪录片《秦始皇到汉武帝》,纪录片的制作水平不错,立场也比较客观,可以算是一部佳作。在笔者看来这部纪录片尚有几个地方没有讲的透彻,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黄老之术成为了汉初的治国理念。 在这一点上很多纪录片和文章都将道家追求的无为当做解释,认为清静无为,与民休息是汉初的国策,但是笔者并不同意这个观点,无为并不应该解释为真的无为,如果什么都不做自由发展,那么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七王之乱。也就是说正因为汉初使用了这种策略才导致了七王之乱的发生,那么又该如何理解呢。 首先想要看懂这个问题就首先要知道当时的环境,当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和刘邦被封为汉王之后开始了楚汉战争,而为什么刘邦一定要做皇帝呢。这是因为刘邦不得不这样做,项羽是楚国贵族后裔,而想要在楚国争夺控制力也非要贵族不可,这也是为什么陈胜吴广起义中会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所以关键的地方在于,在楚国的文化之中只有熊氏、芈氏和贵族才能形成与其他楚人的契约关系,这导致了如果刘邦想要战胜项羽,就必须采取一个新的模式才可能成功,并且秦国在郡县制的改革并未彻底完成,各方的诸侯和旧势力还存在,所以导致刘邦需要成为皇帝才能得到更高的控制权。 当刘邦战胜项羽之后,就又面临一个问题,他该选择何种文化和制度来管理新出现的汉朝,墨家已经逐渐衰落,法家则刚刚失败于秦朝,那么刘邦只能选择两个文化,一个就是道家,另一个就是儒家。 那么为什么刘邦没有选择儒家,这是因为当时的儒家是封建儒家思想,追求的是复兴周礼的克己复礼,所以这一点对于刘邦推行郡县制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阻碍,自然不能选择,这导致汉初选择了道家。说说 如何去理解道家将成为看待从秦到汉的关键过渡,道家对于现代人来说非常容易与儒家进行混合对待,并且之后道家又分化出道教来,所以给人感觉道家是一种与世无争的哲学,然第 1 页 共 3 页而这样看待道家就没有看到他的本质,无为并不是毫不作为任由发展的意思,而应该解释为我为,道家的思想所追求的是我应该如何看待和面对世界,用自己的思想去面对世间的变化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如果仔细分析当时的环境这一点也就更加清楚了,汉初时候刚刚结束了战争民生凋敝,甚至连皇帝都没有像样的车马使用,在皇帝的周围还有各种势力的存在,刘邦又遭遇了白登之围的失败,所以刘邦如果强力进行改革,势必再次激起混乱,这使得从刘邦开始决定休养生息,萧何之后的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