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的工会主席观后感 篇一:影片《咱们的工会主席》观后感 《咱们的工会主席》是一部值得一看的感人之作。国产主旋律电影在前几年背负了不少的骂名,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处理上的单调、过于强调人物完美刻画等,而该片整体上已经淡化了这些问题,如主人公的名字的改动,又如邀请这几年凭借着影视剧让人较熟悉的刘佩琦出演男主人公再加上影片不断的以较为幽默的、贴近日常生活的细节来推动,无疑是近期值得一看的感人之作。《咱们的工会主席》以党的十八大代表、全国优秀基层工会主席、英格索兰(桂林)工具有限公司工会主席王远文的事迹为素材,融合了全国各地基层工会主席先进事迹和鲜活事例,反映出基层工会主席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生动实践,是推动工会文化建设的有益探究。透过这部影片,我感到有三个亮点: 一、这部电影的创作是源于生活,但不拘于生活原型的再创作。让人觉得接地气,不做作。 据说,影片为了追求真实感,电影中主角闻远的家就是现实生活中故事原型王远文的家。为了理解角色,主演刘佩琦在桂林与王远文共同上班、下班,进企业、下车间,体验了工会主席的真实生活。影片《咱们的工会主席》的真实人物原型是从 1998 年 6 月起担任英格索兰(桂林)工具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工会主席的王远文,不过影片淡化了过去这种国产好人好事主旋律电影的模式,而将主人公改名为“闻远”, 影片并不像从前的国产“好人好事”类影片般将人物“高大全”化。影片日常生活化,淡化主旋律。也不再是以看似很雄伟、光明、虚假的套话空话来叙说他的情怀,而是通过一些平凡日常生活里的小细节来展现,如有一幕是闻远的妻子向他埋怨女儿未能进入一所较为理想的学校,而希望他可以去找老同学托托关系闻远并非是以假大空的“家”、“国”之类的话语来面对妻子的埋怨,而是通过眼神来表现出他内心对于妻子女儿的愧疚……导演康宁实行了淡化原型、明星主演、日常生活化等方式来处理,再加上不时穿插的一些幽默(如闻远与他的师傅之间的戏),使得整体来看较为接地气,甚至让人有所感动。 二、 聚焦解决企业改革矛盾这个点抓得好 虽然王远文同志的先进事迹非常多,但影片没有面面俱到,而是聚焦于九十年代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聚焦在他解决改革矛盾的主题上。影片通过工会主席这样一个代表着工人与投资方的桥梁的角色来展示出新时代下的一些问题与新面貌。如影片开场不久时闻远就面对着传统的“习惯”与现代化的“制度”之间的矛盾——工人们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