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快形成优秀的班集体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因为工作的需要,班主任会经常遇到接手新班的情况,面对一群陌生的天真活泼、秉性各异的孩子,怎样才能尽快地形成一种良好的班级氛围,尽快形成具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是我们最大的难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有两方面的工作:一、在思想上要具备四个正确的观念。1、正确的学生观。首先做到目中有人,把学生当人看。即我们现在常说的以人为本,大家都知道,人都有被理解、尊重和肯定的心理需求;都有表达自己的意愿体现自身价值的要求;都有与人交往合作的愿望,如果无视学生的存在,漠视学生的需求,否定个性差异,就难以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一位敬爱的老师的形象,就会使学生和班主任之间产生无形的距离。其次要时时意识到学生是未成年的人,需要关爱、指引、理解。同时应谨记学生是不完美的人,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有不同的个性,允许他们反常的举动!以平常心去对待,及时地进行引导和调节。不求全责备,不矫枉过正,同时,宽容不能等同于放纵。2、正确的教师观。班主任要从“师者,尊也”的特殊地位观念中回到现实中来,勇于剖析自己。要有“教学相长”的意识,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和缺欠,溶入班级中去,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参与者、助手。使班级的教学与管理成为师生间积极互动的发展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参与,不断激活思维,研究探索的过程;成为不断提高自己学习、发展能力的过程;成为不断强化、独立意识和生存意识的过程。3、转变家长观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教师!家庭对孩子的人格形成起到极其巨大的作用。这就要求班主任强化家校协作,把二者的力量予以整合,使家庭与学校形成一道育人的合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形成支持教育、参与教育的势头,这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因素。4、树立“以身做责,率先垂范”的观念。古人云:“学高为师,德崇为范”。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具备“学高”与“德崇”的素质。可以说教师应该是二者的综合体。班级生活中班主任必须做到身先士卒,要求学生不迟到,班主任就要有在教室门口迎接第一位学生的持之以恒的行为;要求学生不骂人,不说脏话,班主任就要有无论任何情况下不顺口开河,出言不训的风度;要求学生宽容,班主任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坦荡;要求学生团结,班主任就要有凡事以大局为重,着眼于他人的饱含互谅、互让、精诚团结的风范;要求学生有集体责任感,班主任首先应具备集体的事再小也大,个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