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学习《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总结 XX 县区新河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育部研制并印发了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及配套处理办法,这是国家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在全社会塑造教师更加美好形象的重要举措,必须落实执行好。对此,我校安排如下: 一、在全校教师会议上集体学习,老师们认真做好笔记,进行认真学习,获得以下认识: 1、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有利于发扬传统、防微杜渐、促进师德建设。 2、加强师德建设并不是说教师的师德问题太多,而是要进一步确立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师德是一个常讲不衰的话题。我们中华民族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明确提出“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意思是说,所谓师,是用具体事例教导并用它说明各种德行的人,所谓保,是以自己谨慎的言行来辅佐世子使之归于正道的人,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较早提出的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原则。从孔子到孙中山都提倡师者修德,追求“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境界 3、新中国建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始终重视教师的师德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提出的教师义务的首条就是“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地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高度重视师德建设,针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根本标准和第一标准”等系列重要论断. 二、准则是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规范。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长期以来,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党和国家高度肯定,学生、家长和社会普遍尊重。但是,也有个别教师放松自我要求,不能认真履职尽责,甚至出第 1 页 共 2 页现严重违反师德行为,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制定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明确新时代教师职业规范,针对主要问题、突出问题划定基本底线,是对广大教师的警示提醒和严管厚爱,是深化师德师风建设,造就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之举。我校教师要准则要求自己。 三、把准则要求落实到教师管理具体工作中。要把好教师入口关,新入职教师知准则、守底线。要将准则要求体现在教师聘用、聘任合同中,明确有关责任。要强化考核,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