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的细菌药敏总结 本章包括下列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 感染性疾病是口腔科最常见疾病,疱疹性口炎、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和冠周炎是最常见的急性感染。口腔两大疾病龋齿和牙周病都是慢性感染性。口腔急性感染需要使用全身抗感染药物治疗(全身抗感染治疗见第 9 章-感染疾病用药)。口腔临床治疗中常常需要局部用药,许多慢性感染无需全身用药,仅局部用药即可。不同的抗感染药可制成含漱剂、膜剂、膏剂、口含片,并可制成缓释剂型。除用于黏膜表面外,还可用于牙髓腔、牙周袋,多种缓释剂已成功应用于牙周炎治疗。由于口腔环境复杂,许多因素影响抗感染药物的疗效。牙菌斑生物膜的结构使生存于其中的微生物对药物和宿主的防御机制有较高的抵抗性。因此在用药时,应先尽可能彻底地去除感染部位的微生物,如:菌斑、牙石、感染坏死的牙髓组织、溃疡表面的渗出物等,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抗感染药物也不宜长期使用,因为口腔是有菌环境,牙菌斑在牙面上不断形成,如果不定时清除菌斑一旦停药,疾病还会复发,长期用药还易导致细菌耐药。1 疱疹性口炎 2 念珠菌口炎 3 鹅口疮 4 抗生素口炎 5 念珠菌白斑 6 义齿性口炎 7 口角炎 8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 9 牙周炎 10 牙周脓肿 11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12 冠周炎 13 复发性口腔溃疡 14 创伤性溃疡 15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16 过敏反应 17 低血糖 18 晕厥 19哮喘 20 心脏突发事件 21 高血压 22 血栓栓塞性疾病 15.1.口腔感染性疾病用药 15.1.1 口腔病毒性感染用药 15.1.1.1 疱疹性口炎 疱疹性口炎(herpetic。stomatitis)是口腔常见的病毒性口炎。原发性疱疹性龈口炎,常见于婴幼儿。患者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水肿,特别是牙龈充血水肿明显,黏膜出现簇集性第 1 页 共 21 页小水疱,小疱破裂后形成浅溃疡。 口腔局部选用氯己定、聚维酮碘、依沙吖啶或复方硼酸溶液漱口。可用氯己定、溶菌酶、西地碘片等含化。唇疱疹局部用阿昔洛韦、喷昔洛韦软膏或酞丁安乳膏局部涂布。唇疱疹继发感染时,可用温的生理盐水、依沙吖啶或氯己定溶液湿敷。全身抗病毒治疗可选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和更昔洛韦的口服制剂。 15.1.2 口腔真菌性感染用药 15.1.2.2 鹅口疮 鹅口疮(thrush)常发生于新生儿、艾滋病和长期使用皮质激素的患者。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损害区黏膜充血,可见白色丝绒状斑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