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过关检测(三) 考试时间:4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2019·天津十二重点中学一联)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 )A.宗法意识的淡薄 B.考试入仕的开始C.三省六部制的影响 D.特权垄断的削弱答案 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墓志署名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转变为唐代官衔,这说明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特权垄断亦受削弱,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墓志署名内容的变化,而不是宗法意识的淡薄,故 A 项错误;考试入仕在唐代以前就存在,故 B 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2.(2019·广东省高三综合模拟试卷一)西晋时,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 6 人,太子舍人、庶子、洗马等属官增至三四十人,都是由当时的名流担任。南朝宋武帝刘裕即位后,立即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这些史实表明,西晋南朝时期( )A.太子掌控朝廷实权 B.官僚政治日趋完善C.皇权诉诸亲缘维系 D.皇子争立现象频繁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太子的卫兵多达万人以上,太子师傅增至 6 人……属官增至三四十人……南朝宋武帝……增加太子兵力,到宋文帝时‘至实甲万人’。梁朝太子精兵估计也不下万人”可知,皇帝通过增强太子的实力,来维系自己的统治,故选 C 项。太子实力增加,但不能反映是否掌控朝廷实权,排除 A 项;皇帝与太子反映的是世袭制度,排除 B 项;材料不能体现皇子间的权力争斗,排除 D 项。3.(2020·湖北部分重中起点考)有学者在论及古代某项政治制度时说:“此制度变乾纲独断为集体议政,且其形成的决策、监督、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也使得我国古代的政治架构逐渐去除了原始的粗糙,内部的稳定性大大加强。”材料所指制度应是( )A.世卿世禄制 B.三公九卿制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六部制答案 C解析 根据材料“集体议政”“形成的决策、监督、执行的权力运行机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集体议政,按照决策、审核、执行的程序运行,故 C 项正确。4.(2020·江西临川一中适应考)有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即郡县制、尊儒制度、科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