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联 六 副诵读欣赏 对 联 六 副 听对联故事两手推开窗前月, ----------------------门对三根竹, ------------------昔具 ( 盖世)之德,今有(罕见)之才 介绍你所了解的有关对联的知识。 ( 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类型、对联的形式等 ) 对联的起源 对联作为春联出现在门上是在公元 959 年的除夕,后蜀主孟昶曾亲自在桃符板上写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联挂在寝门的两边,称为“题桃符”,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上。后至明代,经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贴春联方成为我国民间的一大习俗。这一习俗还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并由华侨带到欧洲、美洲及大洋州。 对联的类型 春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楹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婚联: 互敬互重,红莲并蒂 相亲相爱,比翼齐飞寿联: 颜如东海长流水 寿比南山不老松挽联: 寿终德望在 身去音容存名胜联:痛饮读离骚,放开今古才子胆 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集句联:桃花尽日随流水 江月何年初照人 集唐诗。上联:张旭《桃花溪》 下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行业联:但愿世间人常健,何愁架上药生尘 (诸葛草庐中门联)(湖南长沙屈原祠) 对联的形式正对:福如东海 寿比南山反对:心平积福 欲重招殃 串对: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写梅花月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茶煎谷雨春 该联文词优美,意境高雅,平仄协调。读来琅琅该联文词优美,意境高雅,平仄协调。读来琅琅上口、优美悦耳。对仗颇显工整。上联论诗,诗中有画,上口、优美悦耳。对仗颇显工整。上联论诗,诗中有画,下联讲茶,煮茶品茗。当我们读完此联,吟诗品茗的愉下联讲茶,煮茶品茗。当我们读完此联,吟诗品茗的愉悦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悦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 。重重红树秋山晚重重红树秋山晚猎猎青帘杜酒香猎猎青帘杜酒香 此联写秋景,先从自然景物着笔,“红树”“秋此联写秋景,先从自然景物着笔,“红树”“秋山”就抓住了秋季的特点。一个“晚”字,点明是深秋。下山”就抓住了秋季的特点。一个“晚”字,点明是深秋。下联改变写作角度,从生活环境上写秋。全联对仗讲究,有叠联改变写作角度,从生活环境上写秋。全联对仗讲究,有叠字对,如“重重”对“猎猎”;颜色对,如“红”对“青”。字对,如“重重”对“猎猎”;颜色对,如“红”对“青”。上联为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其中上联为平平平仄平平仄,下联为仄仄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