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昌乐二中学习心得体会 山东昌乐二中学习体会 -----让我们的课堂走向完美 孝义十中雷雨照 一、解放思想 教育合在一起是教人求善的过程,使人高尚的过程。教学是使人求知的过程,使人聪慧的过程。“育”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学是我们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陶行知说:教育即解放,教育即成长。 至上而下思想大解放仁爱为先,道德示范,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树立全面育人思想,关注学生全人发展,用自己健康的身心感召学生,用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影响学生,用自己勤奋好学的榜样力量教育学生,用人格引领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意志砥砺意志,教会学生做人,做学生喜欢并敬重的领导和老师。 这就需要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参与者、帮助者、关注者、欣赏者。是学生学习的导师,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要勇于将舞台让给学生,在学生展示、点评过程中学会沉默、学会等待。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善于追问、引领、深化、提升。适时进行评价,欣赏学生的点滴进步。 二、突出主体 李希贵说。学生的潜能就像空气,可以压缩于斗室,也可以充斥于广厦,就看我们给他们提供什么样的空间。 学生也需要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动者,课堂上有了更多的权利和自由,可以独立思考,自由表达,可以交流碰撞,展示点评,可以大胆质疑,随时争辩。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指导和鼓励,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从同学那里汲取智慧,能力不断提高。 管理即育人。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实现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加强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做自我管理的主人,做班级管理的主人,实现班级自治。 第 1 页 共 4 页 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长着。只有家庭式的亲情关系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力的提高才成为可能。 三、坚持落实 坚持落实的对象就是小组的建设。如果把小组建设比作种树的话,那么,文化就是土壤,培训就是松土,规划就是浇水,评价就是施肥。这是环环相扣、互相关联的,只有形成合力,才能让小树长成参天大树。 赵丰平校长说。“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领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所有的管理规定应该是一种引领而不是一种刑罚。 四、课堂流程 一)、导入新课 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学的起始阶段,使用巧妙的方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课堂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