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西班牙旅行笔记》有感 大一时就买了这本书,硬着头皮看了近二十页后发现由于自己历史背景知识的匮乏根本难以入境,看的如坠五里云雾,只好作罢。经过这学期概况课的熏陶洗礼,终于,当我在前些天随意再翻开来看的时候有了全新的感觉,竟被几章内容是一直以为自己讨厌的政治而吸引地手不释卷。 在这几章中,作者以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西班牙内战时期的人和事,除了对历史背景的介绍和战事的宏观叙述,还用他独到的视角分析了内战时期西班牙人民和少数知识分子的心态和命运—— 处于水深火热的内战中,伊比利亚半岛再次被摩尔兵们的铁蹄所踏(他们在西班牙内战中以凶残著称),于是发生了一桩桩类似的 1936 年发生在 badajoz 的惨案,这都是西班牙内战中非常血腥的一面。他们一路北上,目标直取首都马德里,整个西班牙内战,几乎可以称作是马德里保卫战,因为,马德里是弗朗哥军队上岸后要攻打的首要目标,也是整个内战最后攻陷的主要目标。把马德里打下来,内战也就宣布结束了。而弗朗哥却在进军的路上突然转道南面去攻打托雷多,原因是要赶去给一个叫做阿尔卡扎的要塞解围。这个要塞是由摩斯卡尔多领导防守的,共和派通过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来人谈判、甚至绑架摩斯卡尔多的儿子来威胁他投降,却都没有成功。经过激烈的战斗和心理极限的较量,要塞的守卫者摩斯卡尔多牺牲了自己的儿子,在这个易守难攻的城堡里守了十个星期,知道弗朗哥派兵来解围,而弗朗哥也在最后关头救出了后来被敬为右翼英雄主义的摩斯卡尔多和托雷多,还有阿尔卡扎所有的妇女儿童。在内战之后,弗朗哥政权修复了阿尔卡扎,把这里变成了一个宣扬右翼英雄主义的纪念地" 然后,马德里保卫战终于打响了。短短一段时间,马德里形状大变,“十天呢之内马德里就发生了变化。”马德里民众,也在他们的信仰支持下,表现出和托雷多的摩斯卡尔多们一样的誓死抵抗的决心。然而,民众虽然热情高涨,却远没有右翼地区民众的团结,需要一个精神上的整合。这样一个力量,就第 1 页 共 10 页在弗朗哥的军队绕道托雷多去的时候出现了。就是“国际纵队”。 国际纵队和弗朗哥于 1936 年 12 月在马德里短兵相接,英勇的志愿者们伤亡惨重却仍斗志不减、英勇非凡。1937 年 2 月的一场战役中,国际纵队美国林肯营的第一批四百五十人,在经过突击训练后,也全部投入了这场马德里战役中。这是一次拼死的、可怕的、伤亡惨重的战斗。尽管如此,这些志愿兵们在这一张后还是出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