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学思践悟《梁家河》读后感[共 5 篇] 第一篇:立足岗位学思践悟《梁家河》读后感立足岗位学思践悟——读《梁家河》有感 很久没有捧起一本书,一口气读完。拿起《梁家河》便不忍释手,连到了午睡的点儿也没有一丝睡意。读得酣畅淋漓,读得意犹未尽。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梁家河究竟是个什么地方。竟会对习近平总书记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我去过陕北,见过那里的沟沟壑壑,了解“山顶洞人”的居住环境。我出生于 70 年代,体验过土厕所、柴火灶。我长在农村,感受过挑水、挑粪、收麦、打场的艰辛。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不但没有磨灭习近平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努力地在艰苦的环境中修身。他毅然决然的扎根农村,扎根群众,如饥似渴的学习,夜以继日的工作,带领梁家河的父老乡亲打坝造田,建沼气池、合作社,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习近平也成长为群众交口称赞的“好后生”。 从《梁家河》我读到了习近平面对逆境的积极向上,更读到了习近平扎根群众学思践悟的执着。厌倦沉思,我不禁扪心自问:已近不惑之年的我,在平凡的岗位上该做些什么。习近平说:“15 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 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事。”我想我要做的就是立足岗位学思践悟,在自我成长中为民服务。 一是要立足工作岗位练就过硬本领。2013 年 5 月 4 日,习近平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七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第 1 页 共 19 页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飞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和日新月异的教育手段对我们基础电教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想为学校服务,要能为学校服务,就必须立足岗位练就过硬的本领。要学理论,准确把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规律。要学政策,吃透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内涵。要学技术,解决教育信息化在教学实践中的应有。 二是要立足岗位认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