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验骇客观后感 超验骇客观后感 首先我得说,这影片名称的翻译真是文不对题匪夷所思渣到不行。 就个人观点而言,《超验骇客》算是一部不错的电影,至少很对我胃口。如今什么都快餐化的时代,有个真正能看的影片已是难得。尽管不少评论认为电影缺乏新意,创意不足,但仔细回味,或许能够品味点出更多东西。 就演员而言,主演约翰尼·德普对这类角色算是驾轻就熟了。从《剪刀手爱德华》开始,情感内敛,内心如火的木讷人物就被德普演绎得炉火纯青,本片主角威尔同样如此。从遇袭、死亡、重生到片尾最后的终结,期间不论是遭受痛苦,或者被误解,被伤害,主角都摆着一张扑克脸,甚至语速、音调都是一如往常得低沉缓慢。然而观众却依旧能够从演员的每一个细节上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动作。德普的表演,已达极致。 就整篇剧情而言,咋一看或许就是类似于终结者那样的人类与电脑机器的对抗。以至于很多人观后都认为主角威尔从未重生过,之后的威尔都只是一个有着记忆拷贝的程序,冷酷,残忍,最终被人类打败可喜可贺。 然而仔细去看,或许一切都会不同。所有的故事开始于极端反科技者的袭击开始,如同片内威尔对他们的一句评价:“他们害怕科技,因为其对人类是个威胁,可他们却并不畏惧杀人。”从头到尾,这些人物身上看不到一点末世危机影片中的人性闪光,或者“救世主”的美好品质,显然他们不能算是什么正面角色。如果说整个影片中最应当受到惩罚的人,非这类极端分子莫属。 再来看人类族群的代表,也就是政府、军方以及“有良心的科技者”们。严格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好形象。无能、刚愎自用、背信弃义,从头到尾都只表现出自大无知的形象。不仅分不清真正的敌人,到最后女主角伊芙琳打算牺牲自己的时候,军方见情势略有不妙,直接开火,不仅使得女主角最终伤重死亡,也葬送了可能的美好未来。 第 1 页 共 9 页 而主角威尔,或许最大的错误就在于其不善于表达自我,变成系统程序之后尤甚。其实威尔从没有想过控制人类、获取权力之类。所有的行为都只是为了实现和女主角的梦想:修复受创的地球,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在整体影片内的每一场冲突中,流血、受伤、死亡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看着影片内的人们自以为是地对事物的属性下个定义,划分归属,然后自说自话地就开枪杀戮,而身为“反派”的威尔却没有伤害任何一个人,即便是遭受攻击,即便是爱人将死,都没有使其对人类痛下杀手。 至于很多人认为的主角从未重生,个人却持相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