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读书报告提要黄修荣先生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运用第一手材料,分析了共产国际帮助中国革命者建立中国共产党、指导中国革命等方面的成绩和失误。通过阅读本书,笔者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思考。关键词共产国际共产党革命内容简介黄修荣著《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史》是我国较早研究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问题的专著。本书参考并吸收了国内外学术界有关科研成果,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系统地、全面地阐述了1919年至1943年之间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尊重历史、尊重事实,也是评价共产国际历史作用时应抱有的态度。为便于读者参考,书后附了部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和苏联在华顾问名单以及1979年以来国内发表、出版的有关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的论著、资料、译文目录索引。一、共产国际建立的历史条件及特点共产国际的诞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共产国际的建立不是偶然的。它是十月革命胜利后国际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蓬勃发展的产物,是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机会主义者长期斗争的结果,同时也是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共同反抗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猖狂进攻的客观要求。第一,共产国际的建立,是欧美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蓬勃发展的产物。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地主资本家的政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人类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欧洲各国无产阶级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以建立苏维埃政权为特征的革命风暴席卷了欧洲大陆。与此同时,英、美、法、意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掀起了要求停止战争、反对武装干涉苏俄的群众运动。各国无产阶级面临着共同的敌人和共同的革命任务,因而产生了联合斗争的强烈愿望,迫切地要求建立一个新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第二,共产国际的建立也是十月革命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产物。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此,亚、非、拉各国的民族解放斗争,汇合成了强大的革命潮流,不断从一个高潮走向另一个高潮。十月革命后风起云涌的东方民族解放运动与轰轰烈烈的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互相支持、互相鼓舞,有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这就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第三,共产国际的建立,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各国年轻的共产党,不断推进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必然结果。在革命斗争不断高涨和左派力量迅速壮大的形势下,许多国家的左派要求以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为榜样建立真正的革命政党。但是,当时新诞生的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促进世界革命的迅速发展,在国际范围内把无产阶级团结起来,使刚刚建立起来的各国共产党能够沿着马克思主义路线前进,促进尚未建党的国家建立无产阶级政党,也迫切需要建立新的无产阶级国际组织。第四,共产国际的建立,是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反对共同敌人的客观要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正当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奋起斗争的时候,帝国主义列强和各国反动派在国际联盟的反革命旗帜下联合起来了。它们妄图绞杀正在蓬勃发展的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扑灭已成燎原之势的东方民族解放运动,颠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从根本上消灭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运动。与此同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四分五裂的第二国际各机会主义政党,重新凑合到一块。面对国际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和机会主义国际的破坏,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应该而且必须进一步联合起来,以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革命联盟,对抗资产阶级和各国反动派的反革命联盟,并使国际社会民主党分裂和破坏工人运动的企图归于失败。这种斗争形势急需建立新的国际,以便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为保卫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而共同斗争。总而言之,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建立新的无产阶级的国际组织,不仅是西方无产阶级继续进行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