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革命的准确预言 在人类历史上,预言并不少见,然而事实证明,绝大多数预言不是别有用心就是主观臆断。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的预言,为历史发展所证明,其准确性,举世罕见。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预言中国革命的高潮快要到来,并深刻阐明要以乡村为中心,以农村根据地促进全国革命的高潮。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预言之所以准确,主要是因为他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科学地分析时局。今天,学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发人深思,引人自省,催人奋进。 一、中国革命的准确预言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原题为《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是 1930 年 1 月 5 日毛泽东写给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的回信。1941 年出版的《六大以来》、1944 年出版的毛泽东《抗战以前选集》和 1947 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都全文收录了这封回信。1948年,中共中央决定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并收录这封信,时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的林彪致函中共中央,希望公开刊行这封信时不要提他的姓名。毛泽东同意了林彪的要求,将指名批评林彪的地方作了删改,并将题目改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该文的写作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1927 年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暂时进入低潮,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毛泽东领导工农红军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党和红军内部有不少人对革命的前途表示悲观,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他们怀疑革命根据地的前途,不相信革命高潮很快就要到来,不愿意经过艰苦奋斗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而是主张等各地争取群众的工作做好了,再来一次全国武装起义。 1929 年 2 月 7 日,中共中央发出了给红四军主要负责人毛泽东、朱德的《中央给润之、玉阶两同志并转湘赣边特委信》,即“二月来信”。这封信是根据共产国际总书记布哈林的指示起草的。布哈林对中国革命形势估计过低,甚至怀疑红军在农村发展的可能性。“二月来信”要求朱德、毛泽东将队伍分散,每支数十人、数百人,最多不超过 500 人,还要求朱、毛离开队伍回到中央,以便隐匿大的目标。红四军前委对“二月来信”进行讨论后,决定不予执行。但是这封信在红四军内部产生了消极影响。到1929 年底,对革命前途悲观的思想仍然在党和军队内弥漫。 1929 年 12 月 28 日,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会议通过了由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