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一、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呈加速发展态势(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发展速度逐年加快。2001—2005 年,县域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年加快。从 2003 年起,县域经济一举扭转了长期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增长速度超过全市平均水平。2005 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79.6 亿元,是 2001 年的 2.4 倍,年均增长 14.5%,人均 GDP 突破 800 美元;实现财政收入 15.05亿元,是 2001 年的 2.6 倍,年均增长 20.8%,;农民人均纯 收 入 2969 元 , 比 2001 年 增 加 1150 元 , 年 均 增 长10.4%。今年上半年,三县实现工业增加值 28.83 亿元、财政收入 9.1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4%、26.4%,其中财政收入增长高于全市 11.8 个百分点,长丰、肥西工业增加值增长均快于全市。县域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1656 元,同比增长 26.8%,高于全市 9.2 个百分点。三县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的位次大幅上升。2005 年县全省(市)综合指数,肥西居第 7 位,比 2001 年上升 16 位;肥东居第 8 位,比 2001年上升 10 位;长丰居第 11 位,比 2001 年上升 30 位。(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2005 年 , 县 域 经 济 中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已 由 2001 年 的44.4∶24.9∶30.7 调整为 25.8∶40.6∶33.6。5 年时间,一产比重下降了将近 20 个百分点,二产上升了 15.7 个百分点,三产上升了 2.9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已越过一、二、三和二、一、三两个阶段,进入二、三、一阶段。县域产业结构趋向工业化、所有制结构趋向民营化、就业结构趋向非农化、人口结构趋向城镇化。随着经济结构的变化,非农产业主导作用日益强化,县域经济效益不断改善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在县域工业中,逐步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配件、家电、能源、化工、新型建材、食品、机械、轻纺服装等一批优势产业。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养殖业占农业比重提升到 55.7%,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基本形成。(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工业主导作用日益显现2005 年,三县实现工业总产值 151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45.1 亿元、工业税收 5.8 亿元,分别是 2001 年的 6 倍、5.1 倍和 5.3 倍,年均分别增长 43%、38.5%、39.4%。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 2001 年的 78 户发展到 196 户,增加了1.5 倍。工业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