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新农村礼区建设的路径选择_1VIP免费

新农村礼区建设的路径选择_1_第1页
1/5
新农村礼区建设的路径选择_1_第2页
2/5
新农村礼区建设的路径选择_1_第3页
3/5
新农村礼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四川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 新农村建设需要规划先行。而新农村规划最基本的首要问题是目标路径和战略。究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路径实现目标。不同的路径决定不同的农村要选择不同的战略,不同的规划。 一、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减少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针对城乡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由 1984 年的 1.8:1 上升到 2005 年的 3.3:1),提出的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战略举措。也是针对国民经济内需不足(1 个城市人口消费商品为农民的 5 倍),扩大内需消化过剩工业生产能力的一项举措。集中体现了我党执政为民,代表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本质。也是我党借鉴了国外经验,尤其韩国持续三十多年的新村运动,使城乡居民收入始终保持在 1:0.8~0.9 之间,城乡经济同步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提高的经验后,作出的选择。 中央一再强调,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是生产发展,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是农民太多,隐性失业广泛而严重存在,农民的劳动力要素不能充分利用转化为财富与农民收入。 农民减少了,即使农地生产力不变,农民的隐性失业才会缓解,农民的劳动能力才会转化为农民的收入与社会净财富的增加,农民的人均购买力也才会大幅提升,中国的全面小康才会顺利实现。 减少了农民往哪里去。主要还是靠城镇来接纳,因此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跳出农业来发展农业,跳出农村来发展农村”。应该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只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一个重要补充。 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率至少要达到 70%,农村剩余劳动力才可能被有效消除。要四川农民劳均耕地达到 15 亩,城市化率更需高达 85%。四川城市化率要提高到 70%,按照前述十五期间年提高 1.26~1.4 个百分点的经验,也需要大约 30 年~26.5 年;提高到 85%,则需要更长时间。四川的新农村建设从全局看,不可能搞大跃进,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二、新农村建设的路径与战略设计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与工业化,城市化互动的庞大系统工程。从减少农民这一基本目标出发,从各地农村的资源禀赋与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实现这一系统工程的路径与战略可概括为下图所示的“三化”:旧农村“异化”为城市,新型的城市,采用城乡一体化战略;旧农村“进化”为新农村,基本战略是以农业生产规模化,农产品市场特色化,农业组织企业化为特征的现代化大农业战略;旧农村“退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新农村礼区建设的路径选择_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