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土空间生态修复系统规划技术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对象是国土尺度的系统工程。国土空间生态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应站在国土尺度上看待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连续性。不同尺度的空间生态系统,其功能有不同的表现,产生的生态效应也不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应在多尺度的国土空间范围内构建最优生态网络结构,加强重要生态区域、主要生态廊道、关键节点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使国土空间生态系统〃通经络、强筋骨〃,充分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大系统。生态保护修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概括来说,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主要包括调查评估、目标分析、方案设计、成果集成等 4 个步骤:①调查评估。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规划区自然资源、人口社会、经济状况、开发格局、规划区划、人居环境、耕地质量、生态状况、矿山问题和实施基础等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的现状、问题,预测未来发展趋势。②目标分析。根据调查评估分析明确的突出问题,结合上位专项规划或区域总体规划等对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领域设走的任务性目标,重点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效率、工程项目任务完成量等方面,综合制走生态修复策略和指标体系。③方案设计。根据规划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各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设走目标,依据国家、相关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政策要求和技术规范,提出修复突出生态问题、完成任务目标的具体措施、工程、政策、制度等。④成果集成。结合上述 3 个方面的成果按照要求,依Z据相关领域规划编制技术规范,形成规划文本、说明、图集、研究报告、数据库、信息系统等成果(王夏晖,2019)O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功能分区技术生态修复分区理论基于生态区划,生态区的概念最早是由俄国地理科学家道库恰也夫于 1899 年提出,1905 年英国生态学家赫伯特森针对全球尺度上的自然区域单元开展了区划硏究,成为生态区划研究的重要里程碑。此后,生态区划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关注,但早期的区划只是围绕自然生态系统植被展开,主要考虑水热因子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立了气候指标体系用以区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随着硏究的进一步深入,各国生态学家在基于自然因子的生态区划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田美荣等,2017)。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主要是治理已经受损、失调或退化的国土空间功能。生态修复分区是开展生态修复的前提,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