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生态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1、环境监测点设置施工中,严格按招标文件和相关规定的方案,设置环境监测点,以监测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实行相应的措施,以保证当地的环境。2、野生植物保护措施自觉执行和接受国家、福建省及当地野生动植物保护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精心保护原有植被。对标段界内的有价值植物作到尽力维护,必要时实行迁移保护,工程完工后恢复。请有关专家介绍被保护珍稀植物的种类,复制图片张贴在便道通过地段和临时场地,严禁施工人员随意采挖野生植物,如发现有珍稀植物时,立即进行移栽保护并上报有关部门。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等按规定线路行驶,在划定的范围内作业,严禁碾压破环植被。3、野生动物保护措施不追赶或惊吓野生动物,充分关怀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严格执行《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相关法规,施工期间,严禁施工人员伤残、猎杀野生动物,对违章者追究法律责任;在动物产羔、孵卵、交配季节,尽可能减少人为的惊扰,如机械轰鸣声、爆破声等;施工期间为动物提供迁移或游串通道;如野生动物发生意外时,给予必要的救助并及时通知相关管理保护机构;污水及霉变食物施工废弃物、生活垃圾按防止污染及卫生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对动物造成损害;不在野生动物栖息地建造临时工程和设置取土场。4、临时工程自然生态环境维护措施施工便道、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石料堆放和材料加工场及取(弃)土场等一切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在指定规划的区域内,尽量选择裸露的荒地修建生产、生活设施,满足有关要求,避开因临时工程修建的随意性而破坏地表植被而人为恶化生态环境。机械、车辆横向走便道,纵向走路基,严禁超越规定线路乱行驶,压坏草地、植被。施工中修建的临时设施,工程交验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拆除,并尽可能恢复原有地形、地貌。为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公路两侧的永久用地,根据环保及水土保持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根据设计要求采纳撒种草籽,营造防风固沙林,移植草皮,恢复植被等措施,维护和改善生态平衡系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在施工现场各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常常进行卫生清理,同时生活区周围铺植草皮。生产、生活设施修建,要尽量避开对植被的破坏。施工、生活场地范围内要做好集水、排水工作,不堵塞地面径流自然通道,防止壅水和场地冲刷。生活区要相对集中,选择避风向阳,交通方便距水源近的地段修建,设公共卫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