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诗词宝典——形势篇目录一、经济社会......................................................2二、时机(机遇).............................................12三、生态..........................................................22四、民生(人民).............................................32五、合作(外交).............................................44一、经济社会1.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出处:近现代·孙中山语。原句:“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释义:当前世界潮流的发展规律声势浩大,顺应这个规律做事的人,就能成功;逆历史规律而为的人,终将被历史潮流给淹没掉。用法提示:“天下大势”,也可以说是一种时代潮流。国家民族需要顺势而为、时代发展需要顺历史潮流而动。孙中山说的虽然是他当时所处的形势,但这却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无论何时何代,都是“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公文写作中,一般来说,领导在重要场合的讲话稿中,都会有一段纵论当前形势的文字,或优或劣,或利或弊,这句话就可以放在段首,引出下面的议论。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出处:战国·孟子及其弟子、再传弟子《孟子·公孙丑上》。原文:“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释义:虽有才智,不如依靠好形势、好运气;就像虽有锄头,不如依靠好天时一样。强调抓住时机的重要性。“镃基”,即锄头。用法提示:“齐人”的意思并不是说“智慧”和“镃基”就不重要,这只是相比较而言的,“势”和“时”更重要。就如同古诗“百川东到海”一句,河流一脉汇入汪洋、水势一流回归大海,那是“地势使之然”的顺其自然是大势所趋的自然而然。而人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真正有所作为。在公文写作中,这句话可以用作文中的小标题。当然,用一半还是全用,还要视公文篇幅而定。3.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出处: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兵势篇》。原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释义: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从自己创造的有利作战态势中去追求胜利,而不苛求部属以苦战取胜。比喻:要想取胜,需要乘势,而不是依靠苦战。用法提示:有人说,人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分为这样三种:第一种是智慧的人,懂得创造机会;第二种是聪明的人,懂得把握机会;第三种是木讷的人,总是错过机会而失去以后,又不断抱怨。也许这样的区分并不准确,但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古人确实一直很强调对“势”的把握《孙子兵法》专列一篇用来讲“势”,即是如此。可见,从古至今,我们都是希望做第一种人的;再不济,也要做第二种人。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势的把握,恰恰显示出了更高的智慧。4.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出处:近现代·《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原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释义:当今世界,四海翻腾,风云变幻,五洲震荡,形势诡谲。对世界形势进行了艺术性的概括,表达了乐观展望的态度。用法提示:世界形势跌宕起伏,从来不曾止息,同志那个时代如此,今天也是如此。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我们就该做好自己的事。在公文写作中用这两句词来形容国际形势比较恰当,形容国内情况就不太合适。这两句词可放在段首,之后的内容可以是我们如何应对。比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就是抓住机遇,让中国人的梦想大放光彩,让中国梦与“世界梦”交相辉映。5.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出处:唐·玄览《题竹》。原文:“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欲知吾道廓,不与物情违。”释义:大自然的广阔无边为鱼跃鸟飞提供了宽广的空间。比喻:在广阔的天地里,人们可以自由地施展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