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培训学习资料一:自主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操作 第一部分: 专家讲座 ☆梁恕俭 一、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 二、教师主导学习与自主学习的对比 三、自主学习的特点 (一)自立性 每个学习主体都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人,学习是学习主体“自己”的事、“自己”的行为,是任何人不能代替、不可替代的。 学生 分析 确定 选择 进行 布置 进行 教学 资源 实施 教学 学习 目标 学生 需求 任务 评估 教师 学者 学习 需求 学习 目标 学习 资源 学习 小组 学习 计划 评价 分析 自设 组织 合作 自调 自我 学习动机 自发 教师(顾问、咨询) 教师主导学习 自主学习 2 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自我独立的心理认知系统,学习是其对外界刺激信息独立分析、思考的结果,具有自己的独特方式和特殊意义。 每个学习主体都具有“天赋”的学习潜能和一定的独立能力,能够依靠自己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障碍”,从而获取知识.学习“自立性”的四层涵义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 (二)自为性 学习自为性是独立性的体现和展开,它内含着学习的自我探索性、自我选择性、自我建构性和自我创造性四个层面的结构关系。 自我探索往往基于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既产生学习需求,又是一种学习动力。 自我选择性是指学习主体在探索中对信息的由己注意性。 自我建构性是指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即其新知识的形成和建立过程。 自我创造性是学习自为性更重要、更高层次的表现。 (三)自律性 即学习主体对自己学习的自我约束性或规范性。它在认识域中表现为自觉地学习。 自觉性是学习主体的觉醒或醒悟性,对自己的学习要求、目的、目标、行为、意义的一种充分觉醒。它规范、约束自己的学习行为,促使自己的学习不断进取、持之以恒。它在行为中则表现为主动和积极。 自律学习体现学习主体清醒的责任感,它确保学习主体积极主动地探索、选择信息,积极主动地建构、创造知识。 四、自主学习的特征 具有学习的自我负责精神; 具有强烈的学业自信心和学习主动性; 会规划自己未来;设置有效学习目标; 拥有充足的学习策略; 能够监控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 正确评估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目标。 阶段性与层次性; 本质:自我需要,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激励。 五、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 自主学习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 ※ 自主学习对于个体成长的价值 ※ 学校教育自身的发展需要中小学实施自主学习...